傳說中的英雄和麵目模糊的人民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08 18:09:35 作者:馬西蘿蔔 Language

初聞楊提督大名,可能要回溯到十多年前,甚至還沒有聽說過銀英的時候。當年漫友還分為漫畫100和動畫100,看到名字是某風的編輯隨口一提,連伊謝爾倫的漢字順序都搞不清就得知,從前有個人叫楊威利,後來他死了,大家都很懷念他。

初中時在學校圖書館經常光顧日本文學那幾排書架,在搜尋夏目漱石或芥川龍之介的時候還埋怨過旁邊整整一排的田中芳樹實在是顯眼到礙眼了。如今想起來只記得書脊排列而成的大約是萊茵哈特的男子,以及“反正都被劇透了為什麼還要看呢”的心情。

現在自然是追悔莫及啦哈哈哈。

現在重看的契機是新版,以及與三次元一系列混亂事件的莫名契合。其實想想小時候沒看或許也好?不過會成為政治啟蒙也說不定。總之現在還是很好的時機吧。

為了能順利寫個簡單的影評,有些牢騷還是不在這裡發了哈哈。


現在一時停在86集,兩邊新政權新局面逐漸形成中。

楊一去不返的傷痛部分被這些忙碌的身影沖淡一些,但每每他的身影出現在尤里安深夜的桌前或是菲列的願景中,還是像一把鈍刀一點點插進心臟那麼痛。

需要緩一緩了。沒想到被劇透了十年真正看到這一幕還是這麼真情實感。

伊謝爾倫共和國由菲列在巨大的楊畫像前宣佈成立,所有人唱起了民主的讚歌。聽起來就像國際歌一樣慷慨。但看著臺上巨大的楊,我卻覺得有些微的諷刺。

他還是被推上了他並不想要的高位。

真是任人擺佈的死者啊,他會不會這樣想呢。

伊謝爾倫雖是像大家庭般溫暖,但先寇布與亞典波羅也說了,什麼民主政治,他們不過是追隨者這個民主政治的領軍者而已。這恐怕也不是楊所期望的吧。

他大約是從來不想做什麼精神領袖的。精神領袖什麼的,聽起來就像獨裁的土壤。尤其是不能開口辯駁的英雄,到最後大概率會變成不可收拾的個人崇拜吧。巨大的海尼森銅像並不能阻止民主政治走向崩壞,更是成為了巧舌如簧的政客的擋箭牌和雞毛令。萊因哈特在這點就很明確,死後三年不準建造比真人大的銅像。不過說實話,再偉大的英雄,在死後也只能任人裝扮啊。


“普通英俊”的楊能俘獲這麼多讀者的喜愛,據田中老賊說是沒想到的。

嘛,我不信就是了。作為作者部分在書中的代言,還給他這麼可愛的設定,怎麼可能不討人喜歡。

楊的突出,固然有同盟方眾多智障同行的襯托,脖子以下無能的反差萌,起碼對於我來說,更在於他是個堅定卻又猶疑的人。

楊剛開始很容易給人一種“多智近妖”(雖然都是對手配合同行襯托)“不喜不悲”(臉上永遠笑嘻嘻)的人生導師形象,但隨著劇情深入,也會看到在審查會後“辭職!”x4連發、被人叫“閣下”小小的得意、與尤里安長談時內心對於理念的猶疑思考。簡言之,這是一個跳脫於“英雄”善戰的框架外,隨時成長思考中的人。他也曾在距離毀滅萊因哈特一炮之遙的地方動搖,事後也曾懷疑自己的選擇,對於放棄伊謝爾倫也有過懊惱。他身上濃重的敏感多思的文人氣質與冰冷的軍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到最後貪睡的楊已經需要安眠藥入眠,怕是這個反差撕裂了他的靈魂吧。

與前期相比,巴米利恩會戰的描寫突然血腥了起來,專門把畫面留給了雙方努力把腸子塞回肚子、向前爬去的上半身之類的,也是給戰爭的殘酷給了具象化的描寫。在這點上楊是註定比不過萊因哈特的,他原本不過是個想成為歷史學家的普通人,而後者是從少年時期便有覺悟與野心的真正軍人。即使在戰場上楊能略勝一籌,從內心的煎熬來講,他大概是永遠的輸方。

向內與向外的個性固然並無優劣可分,但與內在的自己戰鬥所消耗的意志往往比目標清晰思想簡單的人所能想象的驚人得多啊。

先寇布說,楊並不適合做一個悲情英雄。菲列說,最適合楊的死法還是退休後平靜的離世。

這樣想來,他的天才究竟是天賦還是禍端也很難說。

楊主張個人的生存與權利大於國家存亡。這是非常好聽而耳目一新的口號,也是理想中的普世價值。但細想一下,又是非常不實際的想法。

而楊自己,不就是一個悲傷至極的例子嗎。

按照他自己的信念,他就應該乾脆地拒絕任何軍事上的任命而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情,同菲列所想的安然度日。但從卡介侖開始,所有人的論調都在於,你的天才不為國而用實在是莫大的浪費。楊自己也是難以完全放下為國而戰的責任,這樣自我矛盾也展現出了普世價值為現實所做的讓步。因為即使是架空的未來,人類也還沒有進化到可以一人一國地生存,人類從原始社會而始的對權力的慾望也不會因為舞臺的變換而消失。換句話說,人必然想要超越別人的好處,則必然有人的權利收到損傷,想要貫徹個人權利高於一切,恐怕必須要徹底的無政府主義了。


作品中除了戰爭場面,便是大段大段人物對於自我理念的闡述,對於民主和專制各種角度的理解和辯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萊楊唯一一次的會面。

鑑於當時的情勢是楊在勝利一步之遙的時候被投降的同盟政府叫停,實在是把俗人如我氣到吐血。同盟方面的政治家是從開篇開始就讓人翻白眼的豬隊友,而帝國方則是難遇的明君。正如楊後來所說的明君是民主最大的敵人,這時普通人的想法都會是捨棄豬隊友吧,而楊則是硬生生地撐了下來。實話說,在這種時候保這種民主政府,究竟對民眾是好還是壞,答案怕是很明顯了。在會面中,萊因哈特也提出了這個問題。

而楊說,民主與專制的最大區別是人民對於他們的選擇負責。

這又是一句非常好聽的話。確實事實如此,我也認為現實應當如此。但這又牽扯到一個更為龐大群體。他們因為數目龐大而面目模糊聲音嘈雜,當你傾聽辨明的那一刻,你能聽到的那一部分又有很大概率被排出了這個群體。

大概是魯賓斯基說的?所謂民主政治到最後也就是少數人的政治罷了。獲得了51%的人的支持,這51%的人又很快分化為25%和26%的兩個群體,以此類推,到最後掌握2%的群體也就掌握了政治。

還有我很想不明白的死衚衕,看到現在也並沒有很明顯的答案。

當民眾如同作品中的同盟一樣大部分是庸眾的話,如果尊重大部分人的意願,一小部分人民是否就應該犧牲自己的權益?換句話說,為了更大的利益(比如國家的存亡),少數人是否有權力強行踐踏別人的意願?再退一步說,又有誰有權力決定好的民眾還是壞的民眾?

換到三次元來說,我是真的很噁心某國小粉紅們以“國民素質”為理由而強行合理化某些獨裁傾向。但是反過來說,選出川普的美國人民也大可自我反思一下。

民主的盡頭是獨裁。這個宿命是還是由人民決定的啊。這麼一想還挺無解的。

可怕的面目模糊的大多數。


然後是一些吐槽。

比起“太空歌劇”這種評價,果然還是“宇宙三國演義”比較適合。除了謀略風格啥的,還有那個復古的作戰方式和戰略手段……

臥槽為什麼太空還是戰艦互轟??還要上陣肉搏???切斷補給線什麼的臥槽太有既視感了吧!!

感覺還不如寫個架空大陸的海戰還差不多……

然後那個謀略啊,全靠同行襯托和對手配合好嗎!!永遠有一個一眼真相的參謀和打死不聽的指揮官。下棋都會算好後面幾步和對手所有可能的反應,臥槽開場幾戰完全就沒有plan B啊!全靠對手配合啊!!

然後現實的既視感也蠻重的。地球叫對應奧姆真理教,同盟被帝國接管那段寄人籬下戰戰兢兢感覺非常的戰後被美國接管的日本。其他諸如魯道夫對應希特勒啥的就不說了。

萊楊莫名像諸葛亮和周瑜?雖然這裡諸葛亮倒是比較先死,周瑜還是病死了哈哈。

啊然後老版的ED真是太虐了……尤里安一個人靜靜地看著歡樂的野餐照片。心絞痛。楊離去那裡的旁白聲音都明顯沉痛。哎。


先槽到這裡。待我從魔術師一去不回中緩一緩再看吧。

動畫信息

銀河英雄傳說
中文名:銀河英雄傳說
原 名:銀河英雄伝説
又 名:Herdensagen Vom Kosmosinsel / Legend of Galactic Heroes
首 播:1988-01-08(日本)
IMDb:tt0096633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