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立花三葉 ——《你的名字》觀後感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11 00:35:39 作者:Matt Language

“我們的一生總會遇到好多好多的人,有些人路過,有些人停留,有些人只是陌生人,有些人卻是讓你一輩子都難以忘記。我常常在想,緣分真的好奇特,有些事情真的解釋不了,真的只能順其自然。”

                                                                --- 佚名


非專業影評人,只為記錄。


繞不開的標籤——作畫
華美的畫面一直都是新海誠的作品的標籤。其寫實卻高於現實的畫風總是讓人又愛又恨:有人僅僅因為那絢麗畫面表現就成為他的死忠,而有人則吐槽畫面的鋒芒完全蓋過劇本。如果說《言葉之庭》裡雨中涼亭真實得讓你浸潤其中,那這次全東京市貌的延時攝影畫面則帶給我們全新的震撼。不過個人認為這次的作畫比以往要沉穩不少,雖然還能看出不少分鏡有故意“炫技”的痕跡,但整體給人感覺不再是畫面和劇本的割裂,而是“因為有這樣的劇本才有這樣的畫面”。細膩的光影,焦外焦內的切換,讓人目不暇接。大場景的鏡頭更是讓坐在我身旁的觀影者發出陣陣驚歎。對於新海誠的畫面我一直不擔心,倒不如說每每有新的作品上映都是抱著“看你這次還能玩出什麼花兒”的戲謔心態。


永恆的愛情
空洞的劇本一直是外界對於新海誠的最大詬病,作為一名追隨快十年的理性粉並沒有任何為他洗白的打算,但我想說這“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敘事習慣既和跳脫的劇本有關,更多的是因為這正是新海誠的個人的敘事風格:愛情、異地、藉助外物通信、獨白式劇情推進,互相尋找,這些不正是從《星之聲》開始就一直有的“框架”嗎?遺憾的是《你的名字》也無法跳脫出這些起源於《星之聲》發揚光大於《秒速五釐米》的印記。這既是新海誠的驕傲,也是他的詛咒。不過讓我驚喜的是:敘事不再像之前的作品一樣突兀,平實沉穩,轉折清晰,鋪墊以及節奏的拿捏都更加成熟。雙故事線同時開展一氣呵成。讓我意外的是故事前段的笑料出奇的多。事實上交換身體的梗在動漫題材裡已不算新鮮了,但大都缺乏深入討論身體交換雙方的心理和生理的變化前後,而這部電影裡則對此有不少讓人忍俊不禁的描寫,現場氣氛一度活躍得差點以為其實在看一部喜劇。而後來宣佈女主角“死訊”,加上隕石襲擊等末日戲碼讓劇情和電影院內氣氛急轉直下,剛剛還在放聲大笑的小哥沉默得似乎能聽到他嚥下唾液的聲響。這種觀影感覺很類似於最近看的《驢得水》。鬆弛有度足以證明誠哥對劇情的調度進步不少。
另外,無論形式如《追星》的空想異世界抑或《言葉之庭》的寫實題材,那個懷揣著電影夢的有著白暫皮膚的小夥子變成如今年近中年挺著啤酒肚的知名導演新海誠一直想跟我們分享的只是他心裡的愛情故事。他的作品一路看過來顯然能看出被年月打磨得更沉穩,更賣座(笑)的痕跡。但無論怎樣,他那份“我們今天聊聊愛情吧”的純粹在我看來依然還在,這既讓我感動,同時也讓我對下一部作品更加期待。


關於配樂
這作的配樂並沒有給我留下太多的印象,倒感覺中間穿插太多的歌,略顯聒噪且大多都不怎麼“抓耳朵”,有點強行賣歌的嫌疑。作為一位和誠哥一起“老過來”的人,還是挺懷念《雲彼》《秒5》時期天門先生負責的配樂,感覺旋律裡充滿故事,讓人忍不住重複播放。或許我也老了。


我的展望
作為26歲的人我也不知道我還能看幾年的動漫。或許有一天突然就不看了,毫無來由,就像劇中男女主突然就忘了彼此,就像進入社會後我突然就從遊戲畢業一樣。但我還是願意把這些與從前的自我堅持的強烈衝突歸為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目標。這樣彷彿能掩蓋一些不甘和不解。衷心希望新海誠下一部作品出爐的時候自己還能保持著把動漫視為一種文化載體並且熱愛著的心情。也衷心想對誠哥說一句,高票房但不要驕傲,你可能成為下一個宮崎駿,但至少現在你還差得遠,希望下一次帶給我更多的驚喜。


2016/12/2

動畫信息

你的名字。
中文名:你的名字。
原 名:君の名は。
又 名:你的名字 / 君之名 / Your Name / Kimi no na wa.
首 播:2016-12-02(中國大陸) / 2016-08-26(日本)
IMDb:tt531151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