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躁動的總是青春期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05 03:25:02 作者:無言秋月 Language

似乎當代的導演們、作家們,總是喜歡描述“青春期”中的種種迷茫、糾結與痛苦,並且通過一系列極端事件後,少年少女們終將同世界和解(中二表述)。

實際上,不過是變成大人了罷了。從一個質疑一切、懷疑一切的小孩,變成溫和、包容、理解萬歲的大人。

換句話說,就是被馴化了。

曾經看過一個說法,所謂青春期,不過是近代創造出來的一個概念而已。古人就沒有青春期了?孔子、耶穌、佛陀他們,就沒有青春期了?只有今人才有一個這麼矯情、敏感、火藥桶般的青春期嗎?

也許,還真沒有什麼“青春期”的玩意兒。市面上對青春期的解釋,不過是因為人到了發育期,各種激素水平飆升,從而有了心理和生理上的變化云云,這個層面來講的確是用於12-18的小孩們。

但青春期到18歲就結束了嗎?人對自身、對世界的懷疑,種種極端的情緒,就沒有了嗎?

我認為青春期是人開始對人、事、物的產生一系列獨屬於自身的判斷的階段。青春期以前,孩童接受著大人的教育,被動灌輸著對世界的認知,教導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並單純地、不假思索地接受與認可著。

但現實世界永遠不是大人所灌輸的那樣。

兒童教育是近代才發展起來的學科,關於兒童階段該接受什麼樣的教育也眾說紛紜。或許正是伴隨著這種“兒童教育”,“青春期”的說法也應運而生。

難道在12-18的階段,就必須表現出“青春期”的特徵嗎?

難道18歲以後,就不能表現出“青春期”的特徵嗎?

只要人對已有的認知產生質疑,對已有的經驗產生痛苦,他的行為就很可能是“青春期”式的,即反理智、反常規、反習俗的。

縮小在校園這個小社會裡,就是因為一些“不合群”的行為而受到排擠,反映在因為種種“雞毛蒜皮”的因素,產生劇烈的情緒變化,並有極端行為。

本作男主的行動,就是自殺,對母親、對女同學、對朋友使壞。自殺當然是不對的,使壞也不對。

那大人就沒有自殺嗎?

大人就沒有使壞嗎?

真的母親,也出軌、試圖自殺了。

躁動的不僅是青春期,以為度過青春期,就沒有下一個“青春期”了?

只有“意外“獲得”幸運籤”了,才能倖免?

人,可能永遠都處於青春期。

動畫信息

多彩奇幻之旅
中文名:多彩奇幻之旅
原 名:カラフル
又 名:多彩奇幻之旅(臺) / 劇場版動畫:借來的100天 / Karafuru / Colorful
首 播:2010-08-21(日本)
IMDb:tt1677561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