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佛學知識拓展與解析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08 17:40:17 作者:無聊的河豚🌈 Language

詞語“修羅場”通常被用來形容殘酷暴戾的場面,但其實佛經記載的修羅道居善道最下,並不屬惡道。輪迴並非一世一結,路途無時不改,命運無處不變。因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句偈語才顯得更為厚重和雋永。

電影《阿修羅》以老和尚的敘述為起始,將生靈塗炭、餓殍遍野時代背景直白呈現出來,緊接著一句極其重要的旁白出現:“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這句話出自《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業”為“造作”,佛教認為,人的身、口、意,即行為、語言、思維的活動都是在造業。業力,是人的一切思想意識、言行活動綜合而成的具有延續性的能夠生起苦樂果報的力量。業分為善業、惡業與無記業。按照佛教倫理原則,人們所造的業,如同埋下的種子,或當世、或來世一旦條件成熟,總要受到報應,善業將得福報,惡業將得惡報。業力的理論為整部作品埋下了隱性“必然”的伏筆,同時它也是生死輪迴的推動力。

“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滅,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楞嚴經》)現在是過去的果,現在又是未來的因。佛教的生死輪迴理論基於業力不滅,人死後各種業力尋求新的生命載體而延續輪迴,因果皆由自造,並由自己承受。只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能避免墮入惡道承受無盡苦痛。

而這部電影的名字和佛教的輪迴概念又密不可分。佛教的“六道輪迴”,其“六道”分別為天神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需要澄清的是,雖然詞語“修羅場”通常被用來形容殘酷暴戾的場面,但其實佛經記載的修羅道居善道最下,並不屬惡道。

據《法苑珠林·修羅部》所著:“修羅道者,生此一途偏多諂曲,或稱兵鬥亂興師相伐,形容長大恆弊飢虛,體貌粗鄙每懷嗔毒,稜層可畏擁聳驚人,並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雲。天上求餐海中釀酒。如斯之類悉為歸依。” “阿修羅者,以不能忍善,不能下意,諦聽種種教化,其心不動,以憍慢故非善健兒,又非天,故名阿修羅。”

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阿修羅的幾個特點:人生遭遇悲慘、命途多舛;形貌粗鄙(“修羅生女端正生男多醜”);生性善妒嗔恚(經常與帝釋天聚眾打鬥,但往往遭受失敗,以至身體殘疾,待恢復完整後繼續殺伐爭鬥到失敗的循環。)

佛典中也不乏將“阿修羅”作為其餘五道眾生中幾類的組合。如《正法念處經》中將其劃分為餓鬼道攝和畜生道攝兩種。《楞嚴經》中說阿修羅分攝四道:天道、人道、餓鬼道、畜生道,不同生身的阿修羅擁有不同的特點和形態。

我們可以如此猜想:阿修羅本身就是一個非善非惡,缺乏自身光環,介於善惡之間,具有強烈悲劇色彩的概念。

梳理了佛教中阿修羅的相關知識後,將其與電影中的小男孩阿修羅串聯起來看,我們可以驚奇地發現無數相似之處。阿修羅生長於饑饉之年,物質資源極度匱乏,有生無養,對生存的渴望將人的獸性喚醒,他憑藉非凡的求生欲和生理優勢,成為了狩獵人類而活的怪物。在遇到老和尚和若狹之前,阿修羅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全然未開化,眼中只有食物沒有生命。他殘忍、暴戾、好鬥,身手敏捷。我們不能以人類的道德標準去評判這一階段的阿修羅,因為從出生那一刻起,他便沒有存在於“人間道”。沒有溫飽何談教化、道德、人性?因而雖處人世間,但“惡鬼”遍野,天地已然墮入惡道。

正如《楞嚴經》所著:“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皆由隨順殺、盜、淫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淫。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本就不知曉輪迴的意蘊,殺、盜、淫的惡業對他們來說只是隨性而為,更何況人性未開化的阿修羅。

雖然劇情對老和尚著墨不多,但在整部作品中這個角色可謂至關重要。在遇見他之後,小食人魔第一次擁有了名字,第一次發出了非動物嗥叫,而是語言的聲音。而這個聲音正是佛教最具代表性的術語——“南無阿彌佗佛”,儘管他還做不到發音準確,儘管這句術語在常人看來十分常見,實則分量極重,誦讀此語即謂“唸佛”。名字和語言是人類文明的象徵,“南無阿彌佗佛”是佛教和善的種子,這安排都昭示了阿修羅日後可能經歷的轉變。

所有的轉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善的種子已經存在,但阿修羅還依舊是那個骯髒暴戾、無惡不作的殺人魔。參照佛教五戒十善的標準(五戒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囊括身、口、意三業。身業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有四種: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業有三種:不貪、不嗔、不痴。)殺戒是最重大的惡,加之被看做惡之根源的“三毒”:貪、嗔、痴,都可以在阿修羅身上看到它們的影子。一個造惡業無數的人究竟能如何被改變呢?此時,少女若狹出現了。

她彷彿人性、母性所有優美的具象化身,教會了阿修羅吃煮熟的食物,使用餐具,與人溝通,相互交流和信任,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溫柔得如同春風化雨,埋在阿修羅心底的種子開始在若狹的澆灌下悄然發芽。

若狹對阿修羅的關愛,源於她內心對和平、安穩的嚮往,試圖改變阿修羅的種種行為都是她對整個世界仍會向善的渴求的體現。她胸懷憧憬和嚮往,只有世道轉好,那些期待才有可能投射在現實中。但對普通人來說,世間不存在完全無私的人性,但凡自己和自己所在乎的東西受到威脅,所有附著在優越感之上,有餘力而為之的善行都只有遁形一條道路了,村民們是如此,若狹亦是如此,更何況若狹對阿修羅的態度本來就接近於高等生物對“寵物”的關懷。雖綜合分析其行為的兩面性,但我們決不能用至善至美來苛求若狹,為心所限,是亙古未曾改變的人性弱點呀。

善的評判標準究竟是什麼?吃人者是惡,為糧食獵殺同類者就不惡嗎?

不必為生計憂愁之人(天神道)因喪子之痛,被仇恨矇蔽雙眼,墜入殺戮的魔窟(修羅道);普通生民(人間道)因物質資料極度匱乏引發的極度生理不適,成為不具備文明人屬性的野人(畜生道、餓鬼道);前一秒還居於道德制高點體面打趣死生的他們,下一秒就可以受利益驅使成為索命厲鬼(地獄道)。

輪迴並非一世一結,路途無時不改,命運無處不變。因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句偈語才顯得更為厚重和雋永。

動畫信息

阿修羅
中文名:阿修羅
原 名:アシュラ
又 名:Asura
首 播:2012-06-18(上海電影節) / 2012-09-29(日本)
IMDb:tt2328505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