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城市: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15 15:37:00 作者:顛僧TC Language

在科幻片裡,我們常常看到一種矛盾——驚豔的未來城市和慘淡的底層生活。 從某種意義上講,科學進步和幸福感的增加並不總呈正比,尤其是在某些激進主義主導下,醞釀出來的不是進步,而是怪獸。

原文載於公眾號遠方fm考察隊:yuanfangfm

看題目點開文章的朋友,或許聽過HBO的新劇《切爾諾貝利》。作為一個在標題上沒做任何渲染的美劇,該片通過文獻、親歷者口述等佐證,儘量客觀的反映了慘劇的始末,準確來講,他是一部紀實片。

事件簡史

噩夢降臨——1986年4月26日當地時間1點24分,位於烏克蘭(當時尚屬蘇聯)境內的切爾諾貝利(Чорнобиль,Chernobyl)核能發電廠4號反應堆爆炸。此時,用於安置核電站工作人員及家屬的城市——普里皮亞季距離爆炸地點僅有18公里。當市民們在夢中驚醒時,他們還沒想到,現實中的噩夢剛剛降臨。

科幻城市: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 第1張
驚醒後看熱鬧的人們,還以為只是一場單純的火災

事件發酵——爆炸引發的大火,很快將輻射物質散佈到周邊,事件的處理過程卻讓人恐懼和心寒。無論項目負責人,還是當地政府,都採取掩蓋真相的措施,並阻止市民離開。直到爆炸發生的36小時後,蘇聯當局才組織民眾撤離,但此時已有大量人群遭受輻射汙染。據計算,此次輻射的劑量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科幻城市: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 第2張
《切爾諾貝利》非常諷刺的場景,鳥兒已經墜亡,孩子們還在上學

人類的反抗——一部分人選擇掩蓋,而另一部分人在勇敢應對。最先是工作人員試圖補救,當他們冒著肌膚被腐蝕的風險盡一切努力的時候,卻發現已經無力迴天。緊接著是普里皮亞季的消防隊,矇在鼓裡的隊員,用對抗火災的防護服衝到火場。很快,隊員們的急性輻射綜合徵開始顯現,許多人在兩週內去世。

消滅明火之後又有了新的情況——如果反應堆內的熔融物質滲透到地下室,就會遇上高輻射廢水引發蒸汽爆炸,結果就是汙染將會蔓延至大部分歐洲。此時,三名志願者下潛到廢水中,打開閘門排空了地下室,避免了幾百萬人受到侵害。而三名志願者在行動前就已經知道,完成任務後,他們只會剩下一週壽命。

科幻城市: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 第3張
Alexei Ananenko、Valeri Bezpalov、Boris Baranov,三位英雄的背影

封印魔盒——切爾諾貝利最後的挽救工程,就是重新蓋住4號反應堆的屋頂,俗稱“石棺”。而加蓋石棺之前,蘇聯軍方又派出大量直升機投放沙石,並人工清理屋頂的輻射物,當然,代價是新一輪的犧牲。直到30年後的2016年,石棺已經出現多處裂縫,集合歐洲多國力量打造的金屬穹頂,終於將石棺更為徹底的封印,此為後話。

科幻城市: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 第4張
後續工程可以參考BBC紀錄片——《切爾諾貝利的巨型墳塋》

後世歸結爆炸的原因,包括激進主義留下的技術缺陷和管理後患,也包括人為操作的失誤,在此就不贅述。總之,人類也逐漸意識到,我們正試圖操控一隻難以駕馭的怪獸。

影像資料

之後的30年間,切爾諾貝利成為很多影像作品的素材。一方面出於人類對災難的沉痛記憶,另一方面,是人們對人類禁區多少有些獵奇心理。

其中基於寫實目的的,是最近的HBO《切爾諾貝利》,和中日合制的《切爾諾貝利之春》。兩部片子都是講述災難發生時人類的反應,如果想了解事件始末,這是最靠譜的兩部非紀錄片。

科幻城市: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 第5張
《切爾諾貝利之春》描繪了其他國家在慘劇時的行動,可以更完整的瞭解當時的歐洲

紀錄片《切爾諾貝利的大娘》,更為關注災難之後的禁區:家人們因為種種原因已經去世,而罹患過甲狀腺癌的大娘們,已經不再畏懼輻射,回到禁區。她們種地、養殖,遠離現代城市,反而過起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科幻城市: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 第6張
和老姐妹們自給自足,喝酒唱歌,浪漫而沉重的日子

在原住民迴歸故土的同時,外界卻對切爾諾貝利一直保持著恐懼、獵奇、幻想等諸般混雜的心態。巨鼠、喪屍、恐怖分子藏匿地等一系列都市傳說也擴散開來。

烏克蘭開發的遊戲——《潛行者:切爾諾貝利的陰影》,大量與變異物種戰鬥的橋段,讓人們通過主視角去感受禁區的恐怖。

科幻城市: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 第7張
高中時期就對切爾諾貝利充滿好奇,拜這款遊戲所賜

相比之下,《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則儘量中肯的表現出現實場景。切爾諾貝利的雙狙人關卡中有個特別的設定,一旦偏離路線進入輻射區,就會持續掉血直至死亡。

科幻城市: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 第8張
雙狙人關卡或許是很多軍迷和玩家的最愛

俄劇《切爾諾貝利·禁區-無人原樣迴歸》,腦洞大開的讓一群年輕人穿越到災難之前,還將切爾諾貝利擬人化,與時空賽跑的同時,也是一場人與怪獸的較量。

科幻城市: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 第9張
觀劇時感到隱隱的悲傷,因為無論如何奇思妙想,現實中的慘劇都無法避免

奇思妙想也好,都市傳說也罷,切爾諾貝利在流行文化中的滲透,無非是在將人們的核恐懼具象化。其實早在災難發生之前,日本人也曾藉助某個龐大巨獸,在警示著核能這把雙刃劍。

關於哥斯拉都市

提到核恐懼,不得不說的是日本東寶從1954年開始製作的《哥斯拉》系列,這隻由核輻射引發的巨大怪獸(部分版本設定為自然產生)既反映出了人類的擔憂,也在多部續作中,透露出人們對他的強烈依賴。

《哥斯拉2:怪獸之王》5月31日上映,美國製作的哥斯拉系列一直不被日本人買賬,但他表達的思想卻異曲同工。人類依靠核能生存,又因核能失去了無數生命。

科幻城市: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 第10張
2014年美版《哥斯拉》,人類試圖消滅哥斯拉,最後卻依賴他消滅其他巨獸

和切爾諾貝利事件最為貼合的哥斯拉形態,就是CG三部曲中的“機動增殖都市”,又稱“”。這是一座由機械哥斯拉,經過常年累月自我進化而成的要塞都市,也是機械哥斯拉歷史上最奇特的形態。

在畢星人犧牲肉體的強化下,增殖都市具備了擊敗哥斯拉的力量。人類卻發現他對於地球,可能是比哥斯拉更為恐怖的威脅。如果打敗哥斯拉的代價是地球毀滅,那麼高科技的意義又是什麼?

科幻城市: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 第11張
外表像一座詭異的工廠,失控時可能讓地球納米金屬化,人類同樣無法居住,和切爾諾貝利有什麼兩樣

如果把哥斯拉當特攝片來看,我們可以邊吃爆米花,邊吐槽他的不足。如果把他當作針對核能的都市寓言,我們只是在戰戰兢兢的享受科技帶來的一切,如同CG三部曲的臺詞——很多星球的文明發展到最後,都會孕育出怪獸

原文鏈接:切爾諾貝利與哥斯拉都市

更多異邦文化文章,請關注:yuanfangfm

動畫信息

哥斯拉:決戰之都
中文名:哥斯拉:決戰之都
原 名:GODZILLA 決戦機動増殖都市
又 名:哥斯拉:決戰機動增殖都市 / GODZILLA 第二章
首 播:2018-05-18(日本)
IMDb:tt801508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