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我們還能做什麼?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25 21:36:57 作者:princy Language

這個電影絕不是一個能讓所有人喜歡的商業片。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你經歷過什麼,決定了你是否會愛上這個故事。

在看《天氣之子》之前,不建議大家先聽歌;如果不小心聽了歌,也不要看歌詞翻譯。因為幾首插曲幾乎把整部劇劇透了一遍。

1.關於結局: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為愛,還能做什麼?)

在《你的名字》裡,為愛,男女主人公穿越了時空。那在《天氣之子》裡,為愛,還能做什麼呢?新海誠給出的答案是:毀天滅地。毀到什麼程度呢?毀到“冬雷震震夏雨雪”的程度,讓雨水將整個東京市淹沒成海洋。(這讓我想起了宮崎駿曾經接受採訪時,說他希望看到東京被大海淹沒。後來,《金魚姬》裡的波妞就滿足了一把他的“惡趣味”。)

為一人而任性毀滅世界的另一個著名案例,是EVA新劇場《破》裡,真嗣為了凌波零發起了第三次衝擊。在國內動畫史也有一個著名案例,就是《大魚海棠》裡椿為了救鯤,幾乎毀滅了整個仙界。

事實上,當我看完電影,和老婆簡單地複述劇情時,她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大魚海棠》。目前在豆瓣上,即使有著新海誠的信仰加成,《天氣之子》的評分也只有7.1分,《大魚海棠》6.8分,兩者非常接近。而在此之前新海誠的長篇動畫從來沒有低於8分的情況。從影評的反饋來看,許多國內觀眾對男女主的行為選擇,並不理解和認同。

而這種結果,導演是預見到的。

監督深知,離經叛道的行徑在日本社會可能受到的牴觸與譴責,他也擔心很多觀眾會因此無法容忍帆高,對人物喊出的臺詞難以做到感情代入。但作為一部娛樂作品,那句臺詞當中又分明蘊含著瞬間引動觀眾笑神經的強大爆發力。

權衡利弊,新海還是橫下一條心,哪怕冒風險仍要果斷啟用。若真是吃力不討好的話,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好在此次出資企業,以及製作委員會方面無論對前期腳本,還是之後的成片,都沒跟新海提出過“有違公共道德的言論不可使用”的警告。

事實上在電影院裡,當電影高潮部分,男主帆高喊出即使改變世界也要和女主在一起的臺詞時,真的有不少人笑出了聲。

電影在日本的票房仍舊大獲成功,而在中國,從目前的票房成績來看,貓眼預測最終會在3億左右,大致上是新海誠在中國的基本盤,無法吸引更多的“路人”來看(你的名字國內票房5.7億)。

所以,決定人們評價這部電影的核心,在於觀眾對主人公最終抉擇的認同度。

2.行為動機:グランドエスケープ (逃亡)

《天氣之子》的男主16歲,女主15歲(假裝18歲),而驅使他們作出一系列抉擇的,可以說,是青春期的中二想法。

電影中出現了兩次逃亡:

第一次是電影的開始,男主帆高的離家出走。關於離家的理由,電影中男主只說了他感到“喘不過氣”,並沒有說具體原因,只是在男主的臉上貼了許多的創口貼,隨身帶著一本《麥田裡的守望者》(小說主人公同樣是16歲離家出走)

對於要不要描寫帆高的過去,新海也曾經有過猶豫,但是川村(製片人)表示“我覺得絕對沒有必要”,給了他捨棄這些描寫的勇氣。

川村認為,正因為這是超過 1900 萬人觀看過的《你的名字。》之後的電影,所以他希望《天氣之子》能夠成為眾多觀眾的“當事人的電影”。他對新海說,每一個人,小時候都會有過離開自己的家、學校和居住的城市的衝動。因此,作中與其具體描寫過去的故事,不如完全不寫,讓看的人用自己的人生來補上劇情。電影中,還有須賀這樣的角色,曾經有過和帆高一樣的想法,卻最終選擇了和社會妥協。他希望成年觀眾也回想起自己曾經為某個人牽腸掛肚的回憶。他期望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就連老爺爺老奶奶,所有人都能成為這部電影的“當事人”。

所以請在第一次“逃亡”中,代入自己青春期時最瘋狂的出走想法。如果你不曾有過這樣的想法,那麼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可能讓你覺得彆扭。

第二次“逃亡”:警察找上門,帆高、陽菜和凪面臨著被強制分離,這個時候,你有束手就擒和誓死抵抗兩種選擇。毫無疑問,他們會選擇後者。就如同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裡的臨時家庭,他們趁著夜色逃亡(據說新海誠看了《小偷家族》之後開始醞釀這個故事)。

在這之前,電影所有的筆墨都在建立人物間的關係,從每個細微的動作和所在環境的細節,以期望人物在高潮階段所有“離經叛道”的選擇,能儘可能地被大眾接受。包括一直希望與眾不同的夏美在最後時刻興奮的摩托狂飆,在女兒的撫養權和同情帆高之間搖擺的大叔圭介最後選擇幫助帆高脫困。所有的人物抉擇就是成立的。(《大魚海棠》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物關係沒有搭建牢固,導致人物的抉擇變得難以令人信服)

3.關於共鳴:ふたたびの、雨(雨再次落下)

即使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成立,要讓觀眾喜歡上這個電影,還需要引起他們的共鳴。而這或許是《天氣之子》在中國難以大爆的最主要原因。

共鳴有兩種途徑:

第一種是相似的經歷。這也是我為什麼會深愛這部《天氣之子》。我和男主一樣,也出生在一座海島上,18歲前我隔著海,眺望著遠處的光,憧憬著大城市的生活。那時,島上的生活讓我“喘不過氣”。大學畢業後,我來到上海,雖然工作收入不錯,但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壓力巨大且繁忙的工作,我不止一次地想過要不要回去。但最終我還是選擇留下來。就像男主對“小雨”說:“東京好可怕啊,但我還是不想回去。”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內經濟階層的出現了明顯的“中空”。富裕的城鎮新一代,並沒有那麼多的生活壓力嗎,有的是“說走就走”的年輕人,但他們中的很多並不是去尋求工作,而是選擇了留學、旅遊、啃老等等。這些選擇沒有對錯,但他們優渥的生活讓他們對“為生存掙扎”感到陌生,甚至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發出“何不食肉糜”的疑問。而國內那些真正為著生存掙扎的人,還沒有閒情逸致去觀賞這樣的動畫電影。

那些大城市裡的經濟拮据的年輕外來者,縮手縮腳地生活過的人,或許是最能在電影中找到經歷上共鳴的人。

第二種是引發精神上的共情。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需要我們親身經歷,我們才會感動。只要實現共情,一樣會讓未經歷者也流淚。但集體主義和被誤解成“鄉愿”的“中庸”,彷彿是我們的兩個思想鋼印。因此,在這個故事中,為自己所愛而讓整個社會遭殃的選擇,會讓許多人感到“難受”,甚至斥責主角的三觀不正。

而導演也“放棄”為他們辯護。最後的重逢時,帆高原本準備了“世界原本就很瘋狂”、“東京兩百年前就是海洋”等各種說辭,想寬慰彼此,減輕對世界改變的歉意。但當帆高看到陽菜時,他明白,他們就是為了彼此,選擇改變了世界(再給他一萬次機會,他仍舊會在世界和陽菜之間選擇陽菜,沒有什麼可以抱歉的)。

但如果你也是個深度“中二”的人,你一定會像我一樣,在大雨再次落下時,淚流不止。

綜上所述,這個電影絕不是一個能讓所有人喜歡的商業片。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你經歷過什麼,決定了你是否會愛上這個故事。當然,不管你愛不愛這個故事,你肯定會喜愛他的畫面。

動畫信息

天氣之子
中文名:天氣之子
原 名:天気の子
又 名:Weathering With You / Weather Child / Weather's Child / Child of Weather
首 播:2019-11-01(中國大陸) / 2019-07-19(日本)
IMDb:tt942621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