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思考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01 02:34:44 作者:DreamCatcher Language

(一)緣起

第一次看《攻殼機動隊》這部動畫,還是在大四那段黃金時間裡,興趣廣泛的二哥那時候正在迷短篇動畫,我讓他給我拷了兩部,恰巧就是攻殼機動隊的兩部TV版,看後覺得還不錯。前些日子在豆瓣上面整理動畫片的時候,正好看到推薦的攻殼的劇場版,就順手Down下來看了看。

(二)監督

攻殼機動隊的監督(導演)是押井守,素有三大監督之稱(宮崎駿,大友克洋)。很湊巧的是,雖然知道這名號並不久,但是這三大監督的片子多少我還是都看過一些,其中宮崎駿的最多,宮崎駿的作品清新雅緻,給人以一種很乾淨的感覺,像《魔女宅急便》等,敘事簡單明快,畫面清新亮麗,很有少女漫畫的感覺;大友克洋的作品只看過一部《蒸汽男孩》,沒什麼感覺。而押井守的片子,看過的就是兩部攻殼機動隊的劇場版了。押井守的風格給人感覺更加成人,黑暗,直刺心靈,且更有內涵。

(三)終極思考

押井守的片子裡面充滿了大而無當且沒有答案的終極思考,但是他很巧妙的營造了一個適當的背景,讓觀眾陪著他合理的發瘋。在看到Innocence的評論的時候,我看到很多人都提到了這部動畫晦澀難懂,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也是的這部片子成為了經典。想起來被無數人奉為經典的EVA系列,庵野秀明同樣是做了一部誰也看不明白的動畫片,卻莫名其妙的成了神,這是不是每個人心中都暗含的犯賤情懷呢?

我以前的一篇文章曾經提到過我從小就喜歡科幻小說,對於科學與人的錯綜複雜,以及最終的人文關懷看過很多,大多數科幻電影裡面描述的人與機器,人類未來之類的東西已經不能激起我的興趣。也許是長時間不再接觸的原因,攻殼中提到的什麼是生命,什麼是靈魂,人偶與人有什麼區別,還是引起了我懷疑人生。

(四)影片

攻殼機動隊的劇場版一共有三部,分別是:《Ghost In The Shell》、《Innocence》、《Solid State Society》。最後一部就不說了,因為不是押井守做監督,只是學的一個神似。第一部一直被認為是日本動畫史上的巔峰之作。然而相較第一部而言,我還是比較喜歡更加晦澀難懂的第二部。曾在豆瓣上看到過評價,說是《Innocence》其實更像是一部文藝片,竊以為所言極是,《Innocence》的劇情晦澀與否其實都無所謂,重要的他實際上只是表達導演的一種想法:當你的身體以及大腦都可以經過技術改造強化,那人與機器又有什麼區別,究竟什麼是Ghost,在Shell中的你還是不是你?攻殼的兩部劇場版都對什麼是生命提出了很多疑問,當然,這樣沒有答案的問題本身就是沒辦法回答的。劇中哈拉威的大段獨白,以及《Ghost In The Shell》中素子自述我為什麼是我的段落,都給人以相當的衝擊性。當然,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會睡著。

對於這些終極問題的思考,可能應該說是《Innocence》內涵的表徵,《Innocence》是一部完完全全押井守風格的作品,說他好,不光是 CG的炫麗,人物性格的刻畫完整,節奏的把握,更多的是深度,也許這些問題本身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提出,確實值得思考。結局的一大諷刺,巴特一直想抓住的會殺人的人偶,其實是將人類靈魂弱化之後放入義體內的,什麼是人,什麼又是人偶,把人的靈魂放到人偶裡面,還是人嗎?

被巴特救出的小女孩哭著對巴特說:

    “我不想成為人偶啊!”

    “要是人偶能說話,他一定會說我不想成為人類呢!”

片尾,巴特凝望著託古薩女兒手中的洋娃娃,久久說不出話來……

(五)其他

日本動漫的發達自不消說,但其中種種還能讓人感覺出來稍有不同,對於這部影片來說,動畫只是一個表現形式的手法而已,它已經具備了所有成年人電影的所有元素。而歐美的動畫不同,雖然我十分喜歡皮克斯的動畫片,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劇情簡單,內容說教。美國人純粹把動畫片當作了孩子看的東西。當然,畢竟和國內把動畫片當成幼兒看的東西還是有不一樣的。

魯迅曾經說過:“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打碎了給人看。”我一直覺得悲劇是最有魅力的藝術表現形式。雖然片中該完成的任務都完美的完成,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沒有素子的巴特已經不是巴特。

    “巴特,記住。無論何時,只要你連上網絡,我就在你身邊。
    “那麼,我走了。”

這注定是一個悲劇,或許,這就是它為什麼這麼有魅力。

動畫信息

攻殼機動隊2:無罪
中文名:攻殼機動隊2:無罪
原 名:攻殻機動隊2 イノセンス
又 名: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
首 播:2004-03-06(日本) / 2004-05-20(戛納電影節)
IMDb:tt0347246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