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質與情感的雙重喚醒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6-29 18:30:40 作者:兔丸 Language

就第一集來說,《致不滅的你》有點神。

即使拋開後續,它本身的結構足夠完整,是個很感人、很細膩的故事,帶來的情感波動也很細密綿長,而且裡面還包含了一個“雙重喚醒”的部分——

第一重是故事的主人公,一個無名無姓的神祕球狀生物獲得生命,擁有形態和姓名,最後初步習得了人類的情感(動畫中稱作“刺激”),使它成功轉化為人。

它從狼轉化為人的那一幕,我特意倒回去看了一遍,先是眼神的短暫注視和低低的哀叫(動畫中多次給到眼神特寫,這或許是對其本質與情感變化的聚焦,如人一般),然後它趴伏在地,四肢變形,獸毛褪去,只剩下狼頭。鏡頭切換,給到牆上的剪影,此時它成功變幻為人類形態。

在我的理解裡,“它”其實也可以指代人類本身,由狼變人,也預示著人類的情感啟蒙,或者說“開化”。如果順著這個角度來說,“人”的本質和內核似乎就應該是圍繞情感和生死,神話、寓言、歷史、語言、文化,無一例外。

第二重,則是觀眾的情感喚醒。

大概看過劇情簡介的人都知道,故事主線是“它”代替那個少年上路,所以觀眾一開始就能猜到少年的結局,但還是不可避免地在這場冒險中,和少年建立了短暫的情感聯結。於是,“我”和“它”經歷了同步的情感喚醒過程,直到最後目睹少年之死,情感濃度到達頂峰。

另外,比較巧妙的一點是,整個故事裡除了最初的旁白之外,全部臺詞都是少年的獨白,所以觀眾可以很順利地代入其中,專注地凝視少年的一舉一動:從他安撫喬安(狼形態的“它”)的溫柔和樂觀,再到懷揣希望決定上路,中途遇到挫折時的倔強,希望破滅時的絕望,最後在小屋裡生命消逝的哀傷和不甘等。

故事對於節奏和人物塑造的良好處理,會帶動我去思考“他如果當初不出發,選擇留在原地,是不是更好?”“如果他選擇在原地了卻殘生,是不是同樣殘酷呢?”

“無望之望,和希望破滅,哪個更殘忍?”

一部催淚向動畫能調動我的感官和腦細胞到達這個地步,我覺得已經算是成功,哪怕它在本質上其實還是個挺簡單質樸的東西。

*除了故事和情節的處理,節奏的把握之外,本番請到宇多田光來演唱ed真是太絕了,期待《pink blood》上線,這也許會是我的本季最佳動畫配樂。

關於第五集的一些新感想。

看到這,我突然就想起了當年看《寄生獸》的感受。兩部動畫同樣是以“非人類”的視角切入,去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也是從零開始學習“人性”。如果對比到人類自身,就相當於從嬰兒階段起步,是一次生命的再出發。

什麼是“生”,什麼是“死”,什麼是“家人”,什麼是“意識”,這些都是從小積累的知識點。按理說,觀眾不需要再通過看動畫來學習與重溫了。

但正如那些長大成人,做了家長就忘了如何和孩子共情的人,人類會不自覺遺忘和拋棄的東西太多了,偶爾也需要一點新的刺激。

以及,一個很有趣的思考點——為何兩部都要選取“非人類”視角?

上個月,我聽過一期跳島FM關於石黑一雄新作《克拉拉與太陽》的電臺,裡面聊了很多人工智能的話題。比如,嘉賓認為義人、賽博格、人工智能實際上都是人類的鏡像,我們依然還是在通過這種間接方式來思考自我的存在,說到底還是在解決“我是誰”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而言,答案就很清晰了。

小右和不滅都是“我們”的參照物,通過觀察和觀看“非我”的故事,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自身。

動畫信息

給不滅的你
中文名:給不滅的你
原 名:不滅のあなたへ
又 名:給不滅的你(臺) / To Your Eternity / Fumetsu no Anata e
首 播:2021-04-12(日本)
IMDb:tt1206345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