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記憶、善惡與情感:關於《怪物》九個關鍵問題的解讀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6-29 18:42:13 作者:新月相 Language

一 何謂“終結的風景”?約翰眼中的地獄是什麼?

在《怪物》中,被約翰操縱過的人大都聲稱在他的眼中看到了“地獄”,而他的“得力干將”羅貝託在臨死之前也想看約翰所說的“終結的風景”,那麼約翰的“地獄”是什麼呢?“終結的景象”又是什麼呢?我認為二者本質上是相同的,可以一起理解。

地獄是什麼呢?是《神曲》中的九層漏斗,是《失樂園》中的群魔聖殿,還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十八層地獄?從《怪物》出發,我覺得地獄絕非像上述那般“熱鬧”,地獄就是一無所有,空無一物,地獄就是“大地落了片白茫茫真乾淨”,就是薩特的《禁閉》中那般空蕩蕩的景象,而約翰的地獄還要更絕一點,那就是除了他,什麼都沒有,徹底切斷一切聯繫,切斷一切愛,消滅一切人,達到一種徹底的“無人之境”,而約翰熱衷於創造地獄,熱衷於讓他人乃至自己處於地獄之中,他愛“終結的風景”。

約翰一直在實現著自己的目標,為他人創造著地獄,也順便建造著自己的。他早已看過終結的風景,在紅玫瑰大屋的宴會廳中(儘管是妹妹的轉述,但也被他不斷自我洗腦成為了他的一部分),在511孤兒院裡,在沃爾夫將軍的宅邸中,在慕尼黑大學圖書館的火海中,在霍恩海姆小鎮,在最初被拋棄孤身一人的懷疑中(雖然也可能是他拒絕有愛的解釋而腦補的),他不斷向自己和他人灌輸/證明自己的所說的地獄的存在,鼓勵他人和他一樣製造絕對孤獨的地獄,他害怕面對自己的地獄其實是空幻的。而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這樣空無一物,絕對孤獨的地獄都是可怕的,OP最後的天馬也處在荒原一般的地獄中,但卻選擇了和約翰相反的的方向,並一直走出了地獄。

二 記憶在《怪物》中扮演著怎樣重要的角色?

記憶是一個非常玄妙的東西,也是理解《怪物》的一個有趣切入點。我們需要探討兩個問題,一是約翰為什麼會承擔妹妹的記憶?有的朋友認為約翰是愛妹妹的,想要幫她承擔,但我有另一個看法。我並不認為約翰還有”愛人”的能力,他主動接過妹妹的記憶並且不斷強化為自己的記憶,其實是一種“自我合理化”的機制,他不斷內化這些悲慘的記憶,甚至對記憶進行強行的解讀,比如最後他懷疑母親留下他是因為在情急之下分不清他和妹妹,而不是出於愛,約翰一直將有“利於”自己的記憶加以保存、改造和強化,其實為了為了給自己的情感缺失與殺戮慾望找藉口,他之所以被戲稱為“最強反派”就是因為他沒有動機和情感,但他自己卻要為自己的行為找一個藉口,進行自我合理化,進行“事後歸因”,並逐漸喂大他體內的怪物,這個時候記憶就派上了用場。約翰的這種行為讓我想到了另一個有名的反派“小丑”,無論在電影《黑暗騎士》還是《小丑》中,亞瑟的作惡其實都有一種玩弄人類的純粹之惡的意味,而他講述的悲慘經歷,其實無人可以辨明真假,即使是在《小丑》中展現了他經歷的苦難,鑑於他是在精神病院中講述的,其實仍然是存疑的。對於約翰而言,當妹妹告訴他那段“引以為傲”的“紅玫瑰大屋屠殺事件”其實不是他經歷的時候,他多年的信仰彷彿崩塌一般,他不能接受他如此珍視的“終結風景”之一就這樣被奪走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妮娜為什麼會不記得兒時的恐怖經歷?博爾赫斯的小說《博聞強記的富內斯》中,主人公富內斯得了一種怪病,就是他什麼都忘不掉,這讓他非常痛苦。而妮娜的道路則是相反的,本性善良的她不需要像約翰那樣用悲慘的記憶去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也不需要餵養怪物,她需要快樂健康地活下去,所以她選擇保護自己,主動封鎖那段記憶,就像迪特所說,去製造一些快樂的記憶,也像愛娃那樣,忘掉和天馬的感情糾葛,他們都選擇了主動忘記,而不是與痛苦的記憶糾纏到底。人能夠向前,就是因為能夠主動卸下一些記憶,不然只能像富內斯那樣被記憶吞噬,只有遺忘才能造就真正的記憶,才能造就真正的人。

三 天馬與約翰:善惡的兩個極端對位

約翰為什麼有如此強大的蠱惑能力?約翰是空洞的、沒有人類情感的,他像一個容器一般,能夠放下每個人的情感,所以他操縱的人都能感覺到在其他人身上從未體驗過的“感同身受”,因為眼前這個人的感受就是你的感受、他的立場就是你的立場、他的思考方式就是你的思考方式、他的情感就是你的情感,面對自己對自己發出的“命令”,你能抵抗嗎?其他任何正常人都無法做到對另一個人完全的理解,多少都保留著自我,但約翰沒有,作為一個標準的“反社會王者”(參考電影《此房是我造》或是劇集《心靈神探》),他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黑洞,把其他人的所有吸入自己體內的同時,也將其他人拖入了深淵,真正成為了“可以成為任何人”的人,同時也成為了非人的“怪物”。

約翰與天馬在《怪物》中雖然是人類,但二者卻擁有巨大的象徵意義,他們在現實中絕對不會是活生生的人,二者形成了奇妙的對位。約翰多麼像基督教中的魔鬼,潛伏在人類中,永遠都在蠱惑人心,引人犯罪,卻很少親自動手,他沒有名字,他活在傳說中,人人沒見過卻人人都畏懼,他在進行著“無名”的祕密旅途,執行製造“地獄”的任務。而天馬就像是耶穌,隱身在人類中,揹負著不屬於他的罪名,他也活在傳說中,“那個在土耳其街救火的日本人”,那個“黑市日本醫生”甚至是“那個逃犯”,他也在進行著同樣“無名”的祕密旅途,執行著製造“天堂”的任務。他們不斷錯過彼此,彷彿一方永遠也觸即不到另一方,但二者卻能夠感知到對方的存在,而且永遠無法戰勝對方,真正的善惡正面大對決要在第一章片頭前出現的“啟示錄”降臨時才會出現。“絕對的善”和“絕對的惡”永遠無法存在,因為我們都是人,無法創造出這樣的角色,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怪物》的主創盡力了,但仍然讓天馬與約翰顯示出了一絲人性。但我還是很佩服主創們,古典主義式微的當代,還能用勇氣和能力創造出一個天馬這樣最終都保持善良的角色,讓我們看到純粹的惡之外純粹的善也是可以永存的,天馬沒有“黑化”簡直是最好的結局。

其他來來往往的角色或是追隨天馬,或是追隨約翰,在兩個極端之間搖擺和選擇,像極了我們這樣的普通人,達不到完全的“善”或者完全的“惡”,只能向著一方靠近。而絕對的善與惡就像是上帝/耶穌與撒旦的對立一樣,在人類的身上是不存在的,但二者的對立就像是天馬和約翰之間的角力一樣將會永存,直到世界末日。

在《怪物》中,一點點消失的愛和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讓人倒向“惡”,而愛與連結讓人倒向“善”,愛娃,迪特,倫克,格力馬甚至是妮娜都曾經掙扎過,還好他們最後倒向了天馬,他們重新變為了人,他們選擇了擁有人類應該有的弱點,那就是愛,變成約翰固然可以非常厲害,但也意味著變成了非人的“怪物”。

四 “絕對的孤獨”與愛

約翰引以為豪的犯罪行為就是將某個人身邊所有和他有聯繫的人全部幹掉,切斷他們與其他人的鏈接比如沃爾夫將軍和大富豪休伯特,為他們創造出“絕對的孤獨”,這一系列的謀殺彷彿是約翰在為自己“自殺”做的一系列“演練”,一是他想看看到底能否把人陷入“絕對的孤獨”中,二是他想知道如果人陷入“絕對孤獨”境地中會產生怎樣的反應。而他自己在“練手”的同時也會嘲弄那些人,一邊輕蔑地欣賞他們的渺小和脆弱,一邊幻想著自己陷入“絕對孤獨”中的強大。“絕對的孤獨”就是他在自我創造的地獄中的體驗,是他對自己感受不到愛,體驗不到善良的“缺陷”所作出的自我合理化。無論是是地獄,終結的風景,還是他的記憶,都在服務於約翰自己的“愛無能”,他要把自己和他人都隔絕在沒有“愛”的地獄中。約翰不斷消除自己痕跡的原因除了製造絕對孤獨的地獄之外,還有一個很隱蔽的原因就是他想讓人相信“惡”並非是因他引發的,而是本來就存在的,他想讓更多的人相信人性本該如此,鼓勵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去製造絕對孤獨的地獄。約翰說得對,每個人都要死亡,人類在死亡面前是平等的,但是他不能代替別人做決定,他不能輕率地決定別人是否應該死去,更沒有資格決定別人是否應該孤獨地死去。

《怪物》的主題其實十分簡單,那就是“愛”,人絕不能缺少愛,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可以品味“五匙砂糖”,不然只能墜入地獄,變為怪物。《怪物》很像“反向”的《X聖治》,二者都有一個可以蠱惑人心的輕言細語的“魔鬼”,他們都會聽受害者講講他們的故事,都能夠將平凡的普通人變為殺人犯。但不同的是,《X聖治》中追查“魔鬼”間宮的警察高部最終在見證了間宮的“地獄”之後,變成了間宮,說明人性中的惡根植於每個人的內心,而且只要有條件,每個人都可能變成魔鬼,人性也許本惡;而《怪物》中追查“魔鬼”約翰的醫生天馬在經歷了約翰的“地獄”之後,他拒絕變成約翰,拒絕成全約翰的“地獄”建造計劃,每個人都可能變成耶穌,人性也許本善。但無論人性到底是怎麼樣的,恐怕連天馬也不知道,但我們都知道我們並非生活在地獄中,因為我們還有愛。

五《怪物》拖沓嗎?是在故弄玄虛嗎?

我不這麼認為。因為雖然集數多,但幾乎沒有一集無用的,無論對塑造人物,推進劇情還是製造懸念,74集並不長,甚至最後幾集還有點趕。除此之外,我承認結局確實不那麼“出人意料”,大部分觀眾(包括以前的我)對“懸疑”類型的作品都抱著一種“趕著去看謎底”的態度,無論過程如何,只要結局高能,出人意料就是好作品,但《怪物》並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懸疑作品,這一點從它的體量上就可以看出,它想踏實地講好每一集故事。單獨抽出

《被遺棄的男人?被遺棄的女人》、《星期四的青年》、《五匙砂糖》、《怪物的深淵》等章節都可以成為優秀的短篇小說,非常驚豔。所以就算《怪物》的結局不太好,前面73集的優秀難道不足以使其成為一部優秀作品嗎?

《怪物》的敘事模式是“一條主幹,不斷開花”的模式,這種模式在英美電視劇中非常常見。以熱門美劇《疑犯追蹤》為例,李四和芬奇救人所以每一集都有新人物登場,每一集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而故事的真正主線是李四回顧自己的過往,探尋自己的假死真相以及芬奇與政府的複雜關係。前者幾乎在每一個小故事結束後就結束了,而後者則會一直不斷抽絲剝繭,而某些小故事的主人公也會和主線發生關係,比如根姐。所以,《怪物》的敘事模式完全可以撐得起74集的體量,畢竟換算成電視劇也就是三十多集,也就是差不多兩季《疑犯追蹤》,而我很少見批評《疑犯追蹤》拖沓的評論。

退一步講,《怪物》之所以有魅力,就在於它的“故弄玄虛”,它提供了一個多義性的故事,可以有很多種解讀方法,對於主旨、人物和情節每個人都有很多種解讀,好比是亨利·詹姆斯的《螺絲在擰緊》,雖然作品只有一個無法改變的結局,但觀眾心中可以有無數種解讀,這種多義性和模糊性帶來的美感,比什麼都講清楚更有價值。

六 天馬為什麼一直不敢開槍?最後為什麼還要救約翰?

上文中也提到了天馬象徵著絕對的善,是耶穌一般的存在,救人是他的本能,正如耶穌也會原諒將他釘上十字架一樣的人一樣,天馬如果開槍,儘管符合我們觀眾的預期,但也會造成天馬的人設崩塌。我們在觀看影視劇的過程中,容易將自己帶入,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審視問題,但其實劇情是否合理並不是由觀眾判斷的,而是由劇情是否符合人物內在邏輯決定的,天馬不開槍完全符合他的人設和動機,所以並沒有什麼可指摘的。

而選擇再次救活約翰,除了符合天馬的人設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天馬並不想按照約翰的劇本來,不然他就成為了幫凶,成為了“絕對的惡”的一部分,也成了約翰的操縱對象。約翰為什麼執著於讓天馬殺掉他?我一度覺得約翰一直殺人就是為了不斷激怒天馬,讓他在地獄行走一趟,也泯滅掉人性,最後殺了他,殺掉“極端的惡”只能由“極端的善”來完成,而一旦如此善惡的平衡也會被打破,這是不可能的,上帝殺掉過魔鬼嗎?而約翰想打破平衡,當然他也不能得逞。

七 約翰最後去了哪裡?

這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結局,可以有多種解讀,可以像有些朋友說的那樣是約翰認為自己是被愛的,找回了人性,所以留下了痕跡,然後去找天馬,甚至是找廁所去了。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因為即使約翰知道了母親的愛,但他還是在否認愛的存在,因為即使記憶中母親選擇留下約翰,他還是在懷疑母親到底是出於對他的愛,還是因為出於對妹妹的愛(他懷疑母親情急之下把他和妹妹搞混了)。

所以約翰是缺愛嗎,想要找回母親的愛嗎?其實不是,他只是一直在否認愛,他沒有愛也沒有心,所以他無法用人的邏輯去思考,也不會受到天馬愛的感化。我覺得這是一個頗具象徵意味的結局,那就是絕對的惡無法被感化,也就不會被消除,約翰和天馬二者之間的正邪對峙永遠也不會結束,而這個場景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天馬的想象,在經歷了與約翰的“神交”之後,他愈發不能相信約翰會就此打住,而約翰不會在世界中消失,正如天馬在經歷了千辛萬苦,不會輕易死去一樣。

八 什麼是真正的怪物?

對人類之間愛與連結的懷疑與否定才是真正的怪物。正如大結局約翰對天馬說的,在母親送出妹妹的時候,那個怪物出現了,那是激發出約翰體內怪物的開始,他開始恐懼自己,因為他沒有愛也不會愛。所以怪物終究不是母親,不是捷克斯洛伐克祕密警察,也不是東德政府製造出來的,而是約翰自己製造出來的,只不過這些人和機構所作出的違反人性的種種舉動不斷為約翰體內的怪物提供著“合理化”的動機,為約翰體內怪物的存在提供著有利的佐證,這些違反人性的人和事將這隻怪物養得越來越大。

九 天馬為什麼這麼厲害?為什麼日本人成了“救世主”?

因為這是日本人畫的漫畫,製作的動漫,所以以日本人為中心。正如美國人在《復仇者聯盟》中讓美國超能英雄拯救世界,我們在《流浪地球》中讓中國人拯救世界一樣。

動畫信息

怪物
中文名:怪物
原 名:MONSTER
又 名:None
首 播:2004-04-06(日本)
IMDb:tt0434706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