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劇評——帶劇透的二三事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09 11:50:14 作者:№寂§靜£ Language

不是因為特別的激動,只是看完了之後會一直想回放劇情跟畫面,所以晚上睡不著,所以會有東西想寫下來。

我們從音樂、畫面、配音及故事性來看《你的名字》吧。

(一)
我會瞬間想要去看一部片子大都因為音樂與畫面的組合,或者是單純出色而吸引人的劇情。而提起新海誠則毫無疑問屬於前者,之前的《秒速五釐米》(簡稱《秒五》)及《言葉之庭》兩部作品就是這麼樣的存在。《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和《Rain》兩首歌作為主題曲不僅在曲風上極為契合電影本身的主題,而最為出色的是新海誠慣用的把多說無用的劇情剪影形成支離破碎卻又暗含著豐富的信息的片段,配合歌曲組成一套影內MV,使得劇情能迅速過渡的同時利用音樂充分調動觀眾的情緒。

在《你的名字》當中,以主題曲《前前前世》和片尾曲《なんでもないや》(中文的意思大概是“不緊要,沒關係”),分別在男女主剛剛真實地意識到彼此互換了身體並開始相互定下規矩卻又調皮率真地陰奉陽違的歡樂時光(大約片中40min起),以及在最後男女主成功地挽救了村子的五年後開啟的彼此相互忘記了卻又在心中留下了對方難以抹去的印記之時響起,一直貫穿到最後彼此相遇。正如剛才所言,《前前前世》的曲風輕快高昂,契合了那段時光二人的內心的歡快感,同時極大了調動觀眾內心的情緒,同時對中國的一直期待著這部電影的觀眾而言,不僅早就聽過很多次甚至已經會唱了的歌曲響起,瞬間情不自禁地會想要跟著哼上幾句,而事實上坐在我附近的某位各位就真的清唱了幾句。而《なんでもないや》的曲風則偏柔,蘊含著思念的氣息卻又不至於沉重,而是在副歌部分一下子高昂起來,傳遞著溫柔的希望與期盼,在那段結合著男主的同樣懷揣著思念言語聲中,逐漸引向了與女主的再相遇。

《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Rain》和《前前前世》都是我十分喜歡的歌曲,希望看到的你也喜歡。

(二)
在國內新海誠被稱作“壁紙誠”,因為新海誠的主要幾部電影,每一幀都沒到只要有足夠的像素截圖下來都可以作為電腦、手機屏幕的壁紙,說是藝術也完全不過分。

日本優秀的動漫作品往往十分注意景色的寫實性,所以你會注意到劇情中許多地方情景跟現實中是連同細節也一模一樣的(我也就不考慮是不是主要為了帶動巡禮地經濟了)。有網友截圖說明了《你的名字》裡面哪怕只有1秒的劇情,哪怕是觀眾注意不到的細節的地方的幾本書都細緻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可見畫面的寫實性。

然而這樣的作品之所以出色絕不僅因為寫實,而是在寫實的層面上進一步加入各式各樣的想象。新海誠的作品當中存在著大量現實中不存在的光影色彩以及自然風光景色,讓人置身於一個介於真實與虛幻的空間裡面,一面感慨畫面的真實還原度,另一方面感慨由幻想中誕生的美感。舉個例子(當然這個並不是我發現的),新海誠的電影中會運用“2個太陽”來展現不同的角度的光線,同時會刻意根據人物或是劇情進展所呈現的情緒,讓天空、建築、房間和周圍環境的色彩明暗度發生變化。近年來,許多日本動漫開始運用模仿真人電影攝影的手法,構造以人物為中心的環繞式拍攝的鏡頭來增強對觀眾的視覺衝擊,這點在女主角第一次看著彗星墜落的時候,從色彩斑斕的彗星旋轉到女主的眼睛當中的倒映著的彗星這一畫面,則是最讓我印象深刻。

(三)
配音是任何影視作品非常重要的一環,關係到觀眾內心的情緒波動乃至對聲音的違和感程度。我至今非常不願意看國內眾多電視劇(特別是古裝劇),配音巨大的違和感嚴重影響觀眾的體驗。

日本的動漫配音毫無疑問是非常地發達的,聲優作為一個行業有完善的體系,這點並不打算多說,因為本作的主要聲優都是演員。

我不是特別清楚日本的演員與聲優在配音能力上的區別,作為對日本動漫聲優界蠻熟悉的自己對動漫聲優的水平還是保有十分的認同感的,然而新海誠偏好實用演員作為電影聲優,似乎唯一的例外只有《言葉之庭》使用了動漫聲優。

由於聲優水平在日本已是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因此哪怕有瑕疵我也聽不出來具體瑕疵在哪,所以無論如何對作品聲優的評價只能是毫無瑕疵。可能正因為廣大的二次元觀眾對動漫聲優極為強大的熟悉感,所以新海誠才選擇了使用演員作為聲優,來剔除觀眾過於熟悉而容易把個人對聲優的情感代入到劇情之中,從而影響到對作品的理解與觀影體驗。說個題外話,可能是最近被《戀愛循環》洗腦了,我在電影中一下子聽出了女主的老師是香菜的聲音,而在最後的CV表中果然是她。

新海誠的電影風格總會用柔和包裹著些許厚重,這點不僅從影片的視覺風格,還能從聲優的聲音中體現出來。在《秒五》和《言葉之庭》中,男女主的聲音都是十分之平淡柔和的,卻又可以從他們的聲音中,體會到中間隱藏著絲絲不欲對觀眾明示卻又充分的暗示著的沉重感,讓人感受到人物背後的故事性。可能是我沒有注意仔細區分,我甚至覺得《你的名字》與《秒五》的女主角用的是同一個人的同一聲線,而當我去搜索聲優信息時,才發覺二人不是同一人。用著那樣的聲音開始全片的獨白,瞬間奠定了電影的感情基調,讓觀眾對主角二人的感情走向產生了些微預測與期待。

(四)
新海誠的作品一直以來被詬病劇情情節特別差,講不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在《你的名字》中有所改善,從而給了一個前四十分鐘在搞笑鋪墊,後六十分鐘進入主線講述男女主角的感情以及二人交換身體的原因以及由彗星帶來的故事。

這是一個圍繞著緣分而展開的故事。

故事當中有一個從女主奶奶口中道出的詞語是讀作MISUBI,因為這個詞語的翻譯太拗口了硬是沒有記住。完整的一句話是:聚攏,成形,捻轉,迴繞,時而返回,暫歇,再聯結。這就是組紐。這就是時間。這就是,【MUSUBI】。MISUBI作為一個一從奶奶道出就成為了男主記憶深刻並串聯全篇的意象,以各種實體表現。女主紅色的髮帶、色彩斑斕的彗星、男主穿越時纏在身上的紅線以及多次特寫的開閉的電車門及和式木門(大概出現了6次)。由於我並不熟悉日本的傳統文化,因此無法說明MUSUBI這一詞語所包含的傳統文化的意味,而偏偏女主這一方作為一個小鎮神社的巫女,不可避免的帶有著日本神學與傳統文化的印記。因而只能去哪怕觀察了這樣意象的表達,也只能去猜測,這是作者對主角二人緣分的一種暗示。從女主三年前第一次找男主把髮帶給了他後,男主一直帶在手上,直到最後的黃昏之時,把髮帶重新交回給女主(同時也暗喻著把自己至今為了拯救女主與城鎮居民的努力和願望的接力棒交給了她),以及多次開閉的門暗喻著分別與重逢,作者極力地去契合“聚攏,成形,捻轉,迴繞,時而返回,暫歇,再聯結”的MISUBI這一意象,提升作品內涵的深度。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然而與神學相結合的與緣分相關的愛情故事,將為故事更多的提供值得人去挖掘和思考的價值。

此外,劇中也能夠通過埋藏線索與劇情省略的方式來提高劇情的緊湊度。在解釋女主能力的來源時,新海誠透過片頭一開始不經意地提起的1200年前的一場火,以及男主視角發現女主所在的小鎮的湖泊是由彗星撞擊形成的形狀和供奉的洞中神廟有彗星的圖案,以及女主從奶奶的口中得知她的奶奶和媽媽都有這樣的穿越的能力,來暗示這可以說是兩人因緣際會的源頭的穿越與互換身體的超能力,很可能是1200年前那種彗星撞擊所引發的,作為小鎮巫女一族的女主家族被賦予的一種能力(使命?)。而劇中在即將結束的那一段巧妙省略了女主勸服父親的那一段過程,也許是考慮到了這段劇情本身都故事走向並不重要,觀眾已經預測到女主能夠成功說服父親,所以並不需要具體的展現那樣的過程,從而使得故事的流暢度得到很好的發揮。而實踐上,確實這樣的處理得到了觀眾的好評。


然而,本作的缺點也是依舊的。

這個故事比以前講得要好,但還是沒有講好一個故事。劇情中最為突兀的劇情莫過於約40分鐘主題曲結束後,男主角在聽完女主奶奶關於MUSUBI的一番話以及女主角幫男主角安排好了約會後,突然都在各自的地方莫名地落下了眼淚,這種莫名不止指的是主角雙方對不經意間喜歡上了對方感到莫名,更是讓觀眾感受到這種忽如其來的感情的莫名。由於本作是一個穿越結合身體互換的超自然故事,觀眾對於這樣的感情的發生缺乏實際的生活體驗,作者卻又過於輕描淡寫地把二人相互熟悉的過程用MV帶過,在這點上使得觀眾缺乏足夠的時間來接受雙方的情感變化,以致一直到後面都無法理解對彼此的執著從何而來。從這點而言,個人認為這個MV做的有點失策了。

再者,對主要角色以外的人物塑造過於蒼白,目的性過強,其中與女主的父親尤甚。女主的父親是因為愛著女主的母親所以入贅到女主家,可惜妻子因為生病去世後,便不再相信神轉而從事政治成為鎮長,從此與女主一家幾乎斷絕聯繫。劇中僅僅透過男主穿越的過程看到了世界被改變前女主一生的記憶以及開頭一些女主一家對他拒絕的態度的幾個對話來展現父親這個角色,最後卻把拯救拯救全鎮居民的重要關鍵落在了女主是否能說服擔任鎮長的父親讓居民撤離的事件之上,在省略了對女主與父親的關係的刻畫後,使得觀眾不免認為哪怕省略了過程使劇情緊湊,卻有著難以釋懷的違和感。

(五)
最後說說我自己隨心而發的體驗,這些可以更加主觀一點。

《你的名字》的海報上有著大大的四個字“一起來看吧”,在某b站up主視頻中發人深思的問題“你是選擇一個人看呢,還是找個基友一起去看呢”的影響下,我認真地思考了一番,決定自己一個人看,於是“一緒に見るよ”(一起看吧)變成了“ひとりでも見るよ”(哪怕一個人也能看啊),畢竟我總覺得跟男的一起看好奇怪。

做好了心理準備周圍應該會挺多情侶觀眾後,發現事實上並不多(大概是我選擇性忽略了),最有趣的事情大概就是我旁邊坐了一個年紀相當同樣也是一個人來的男同袍(我也希望是女的)。兩個人還是蠻有熱情地討論了一番屬於二次元的話題。這是主題外的趣事。

《你的名字》是在經過眾多的b站up主吹捧,外加自己看完《秒五》以及《言葉之庭》被音樂與畫面吸引了之後深深地期待著的電影,所以很早就決定一旦引進了無論如何都要去電影院看,所以一直忍著沒看槍版,同時只在當初還沒下定決定去電影院前看了看劇透。所以其實被捧得太高了以後會對這個故事中間突兀的部分感到有點意料外的被欺騙感,但無論如何,雖達不到當初吹捧的高度,卻也依然是一部可以給高分的作品。

《你的名字》中不停出現的對白“君の名は?”(你的名字是?),不斷地想要點題(稍微有點累贅)的重複而讓人感到違和感。但仔細細想,在漫長的生涯中,我們多少內心渴望著一個命運的邂逅與一個獨一無二的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記,那是深刻到哪怕記憶不再,對方的臉龐與名字模糊,內心裡面仍然仍然保有著一絲來自對方的溫暖,保留著因為對方而存在的強烈的情緒。

至於男女主角,無論當初喜歡的理由多麼讓人違和,一旦接受了哪怕穿越時空也要來見你來拯救你的思念是真實的,就能接受在那樣的困難與挫折面前,無論是施救者還是被救者,其願望本身所產生的力量以及行動所傳遞的思念,是確確實實地烙下了屬於彼此的印記。

於是到這個時候,是否就可以接受,不斷呼喊的“你的名字”,不斷渴求著的“你的名字”,是緣分的紅繩另一頭的期盼與執著,是不願放棄的念想。不知道對方是否存在,不知道存在的對方能否相遇,不知道相遇的對方是否願意回頭,不知道回頭的對方是否同樣懷揣著念想思念著忐忑的你。在現實面籤,有多少人有幸擁有這麼精緻易碎的因緣,而在種種的困難之中,又有多少人堅持地守到了最後。一想到這裡,“你的名字是什麼”的違和感是否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這種不容易的感動。

最後的最後,想要說說新海誠的三部電影。

因為《秒五》、《言葉之庭》跟《你的名字》是題材相近的作品所以我一直在用他們作比較,而這三部電影則是依照順序地展現了新海誠對於愛情想要表達的情感觀念的變化。《秒五》是四個男女間的關於“錯過”的故事,從頭至尾的都是遍地的哀傷,一句“即使我們發了一千條短信,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卻只接近了1釐米”訴盡“得不到的感情”的悲哀。在《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的MV將男女主角二人如何失去聯繫後苦苦找尋對方無果,到最後兩人於鐵軌上擦肩而過,男主想要回頭時,兩部火車接連而來,當火車終於離去,對面已無人,而事實上女主早已嫁作人婦。男主微微一笑而回頭,似釋懷,卻看得人依舊滿心苦澀。
到了《言葉之庭》,開頭相似的苦澀,到了最後《Rain》的音樂再起,女主在男主離開後內心恍然大悟般飛身出門想要追回男主,兩人訴說真情後,在一片絢爛的雨後陽光中熱情相擁,結局依舊是作為師生戀中的老師的女主離去,而男主帶著為女主親手製作的高跟鞋來到當初相遇的亭子,斯人不在,放下鞋子悄然離去。即便男主內心不再如《秒五》中苦悶地接受現實,下定決心努力等有所成就之後去找她,有的粉絲不免還是難受或不滿足。

而這次,終於是一個不用炸火車的故事。“炸火車”一梗來源於《秒五》觀眾對於最後的劇情兩輛如同命運的象徵的火車的不滿。於是在這次的《你的名字》,新海誠為那些不滿的觀眾,在最後的MV中,設計了兩人在兩輛電車上隔車相望,設計了相似的櫻花,相似的街道,相似的轉角,相似的擦肩而過。而這次,終於沒有火車,終於男主可以鼓起勇氣對女主說:“吶,我們是不是哪裡見過啊!”

然後女主用落淚以及因為害羞而紅嘟嘟的笑臉說:“我也是。”

(啊,忘了女主說過了什麼,只能腦補了。)

動畫信息

你的名字。
中文名:你的名字。
原 名:君の名は。
又 名:你的名字 / 君之名 / Your Name / Kimi no na wa.
首 播:2016-12-02(中國大陸) / 2016-08-26(日本)
IMDb:tt531151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