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戀人,想不起的名字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10 21:47:24 作者:惡魔的風 Language

星海城的電影,是給長不大的戀人看的。

趕緊補番《秒速五釐米》,但其實不需要緊張,新海誠的風格明顯,看兩部就已經深深感受到了。從《秒速五釐米》中貴樹和明裡、澄田貫穿全片的內心獨白,再到《你的名字。》中,瀧與三葉開場十分鐘的各自內心獨白碎碎念,再看色彩美不勝收的畫面,恭喜你,你已經初步掌握新海誠的風格,可以開始對身邊的人裝逼了!

新海誠這種執著於男女情愫和內心糾纏的套路,如何走出新意與窠臼呢?不再像《秒速五釐米》或者《言葉之庭》一樣被人詬病矯情與單薄呢?

多虧安藤雅司、川村元氣以及其他工作人員,讓新海誠講了一個不錯的故事。一個完整有衝突的故事,再加上身份錯位所引發的密集笑點。聽到整個影院笑聲連連,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新海誠終於還是以“非典型”風格的方式贏得了觀眾。

就如導演自己所說,“在製作《秒速五釐米》的時候,如果說我個人認為的受眾年齡,那麼應該在25歲以上哦。至少也該是已經就業的人。”確實,《秒速5釐米》與《你的名字。》一樣,都是給25歲以上的都市青年的治癒良藥。這一次他用這樣奇妙的故事去溫暖城市中每一個仍然願意相信愛的人。在這麼大的世界裡,能夠遇見你,竟然需要改變歷史,竟然需要拯救這麼多人,但還好最後還是沒有錯過你。但與其說是愛情,實際是孤獨,好在這一次,新海誠終於放過了觀眾,成全了主角。

新海誠擅長打造二人“私的世界”,用大段獨白、無法逾越的距離、無與倫比的精緻畫面,討論三件事:孤獨、遺憾和愛。我數次在《秒速五釐米》中驚歎,日本人把內心的孤獨與寂寥拍的這麼寫實,這麼深刻。少年的青澀,青年的寂寥以及成年後的那份遺憾都淋漓盡致展現在主角的內心獨白中。酸楚、無奈、悲傷最後都化為電影結束後的一聲嘆息,然後繼續與生活搏鬥。

但這一次,新海誠用了身體互換的技巧,不僅讓故事變得生動有趣,也直觀的詮釋了“感同身受”這個詞。這樣,讓後半程的相互尋找更有了動力。很多人覺得故事單薄,覺得漏洞太多,也是因為他們沒有感同身受,沒有進到情境中,所以只看到了莫名的愛情與空洞的表現。但如果,你試著理解一下故事裡的孤獨與“感同身受”這個詞,也許就有另一番味道。

為什麼瀧會喜歡上三葉,甚至最後不顧一切的尋找與努力,大概在於在身份互換的期間,他們使用對方的身體,並切實的感受到了對方的生活:瀧知道三葉在系守鎮的苦悶,而三葉也瞭解了瀧在東京的點點滴滴,沒有完整家庭的溫暖,讓兩個人有了更多的依戀與羈絆,並且讓對方變得越來越好,所以,他們才會不斷的尋找對方,真正愛上對方。

為什麼說要25歲的人才能看懂這片呢?因為25歲之前的少男少女們,處於青春萌動的時期,在他們的世界裡,感情生動而豐富,所以不能理解相遇所帶給人的溫暖,而年紀太大的人卻又看淡了風雨,將一切都埋藏在心裡。25歲這個年紀有著出入社會所帶來的落差與孤獨,卻又還沒完全失去對愛情與浪漫的美好幻想,所以《你的名字。》滿足了城市單身青年的心底最後一絲對愛情的美好想象。

又或者始終等待愛情的單身狗們,才能更好理解此片。熱戀的人也許感受不到,那種孤單與失落,那種無人理解,卻又無力去愛的感覺。而《你的名字。》中,莫名而來的身份交換,突然被理解被認同,以至於被人關心被人照顧,都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每一次錯過的遺憾,每一次羞澀的情愫突然都有了寄託,以至於最後為了愛情而奮不顧身,這一切,多好!

我們內心住著還未長大的戀人,我們渴望愛情,理解、認同,渴望相遇,瞭解,渴望浪漫,渴望美好的一切,但我們沒有一個可以訴說的對象,甚至想不到一個名字可以寄託,我們還是只能在寒冷的夜裡,抱著孤獨的自己瑟瑟發抖,

《你的名字。》讓我們的少女心與中二病有了完美的藉口,理解、認同,直到不顧一切的尋求,甚至改變世界而拯救他人,因為相遇,真的很美好。

動畫信息

你的名字。
中文名:你的名字。
原 名:君の名は。
又 名:你的名字 / 君之名 / Your Name / Kimi no na wa.
首 播:2016-12-02(中國大陸) / 2016-08-26(日本)
IMDb:tt531151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