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幽靈公主》透視宮崎駿思想及關於這部電影的其他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22 08:12:47 作者:辛夷子 Language

    如果說感到迷惘不安甚至抑鬱,看過《幽靈公主》,總會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雖說也不是新片了,但大概因為心情低落,最近仍然前後看了兩遍,覺得又活過來了,於是實在有話想要說。如果非要一言以蔽之,那就是——這應該是宮崎駿迄今為止最有深度的作品了。大手筆中的大手筆,完全沒有愧對那麼多的票房。

    深度體現在主題。都說日本電影的永恆主題是愛與暴力——或許不錯,但是探討得太多,未免就太平凡了。宮崎駿的特色就在於他的故事裡的愛與暴力其實是為更加深刻的思想設置。暴力是他一直反對的。從《風之谷》裡就可以看出,力量越大,造成的痛苦就越大,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敵人。宮崎駿的思想往往太深刻以至於可能會超出兒童們的理解能力,他的觀眾大多是十幾歲乃至更大年齡的。他的思想一共有兩個主要矛盾:人類與自然,生存與死亡。

    早一點的作品,電影《天空之城》裡,前一個矛盾就已經存在了。在故事中,很久以前天空之城Laputa的居民因為在空中漂浮,無法接觸遼闊的大地,這就註定了他們滅亡的命運,有點類似於我們俗話裡的“不接地氣”就會產生災禍。試圖毀掉Laputa的軍方因為無法戰勝對於金錢的慾望,最終使自己遭到了毀滅。最終本來應該隨著女孩希達和男孩小杰念動的咒語毀滅的Laputa因為在島上一棵大樹根深蒂固抓緊了整個島嶼的土壤而沒有灰飛煙滅,而是飛向了遙遠的高空。這三點都說明挑戰自然的規律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我們的命運都是被自然所掌控的,自然可以懲罰我們,也可以寬恕我們。這就是宮崎駿早期的環保思想。類似的還有電影《風之谷》:女孩娜烏西卡領悟到風與水建造森林改造沙漠的祕密,阻止人類對自然的殺戮,最終拯救了人類。

    但這些作品都只是宮崎駿早期的環保主義思想,或者說是簡單的,在商業電影大潮影響下的更能為普遍大眾所接受的思想。宮崎駿最終形成的人與自然的思想中開始懷疑環保的意義。且不必說人的貪婪是無止境的,不可能輕易滿足——人的最基本的慾望,就是生存慾望。人為了生存,不可能不向自然索取物資。人的隊伍如此龐大,所求必然更為龐大,打破自然平衡,激怒自然也是必然的。災難平定後,人再次重建家園,再度龐大,再度激怒自然,如此循環,和平共處或許只是一個夢想。多年以後完結的漫畫《風之谷》徹底否定了娜烏西卡的努力,也徹底粉碎了和平共處的夢想。

   這就引入了第二個矛盾:生存與死亡。不管我們是如何向千瘡百孔的自然報以同情,我們仍然是人類,仍然要為人類的生存的需要而奮鬥。死亡是一條路,但畢竟是死路,是結束。人類的整體需要生存,作為個體,同樣不願意放棄生存。在人與自然的無休無止的矛盾中,我們只有為生存而戰。於是就有了更多的暴力和愛。

    但是因為漫畫《風之谷》故事整體太龐大,造成的影響也有限。於是就有了《幽靈公主》(說了半天,終於說到了正題)。

    《幽靈公主》對於這兩個主題都有著透徹的揭示,但並沒有給出解釋。幻姬佔領了山,開採鐵礦,只是為了給手下的人們謀求生存。受到森林動物們的阻止,展開激烈的交戰。凶煞神用詛咒懲罰世人,麒麟神用死亡懲罰世人。飛鳥想要找到世人與自然的共存之道,但是失敗了,最終只能對幽靈公主珊說:我們還活著。在結尾,宮崎駿仍然留了一線生機——麒麟神死了,大地回春,開始了新的萌芽。看到這個悲欣交集的結尾,我還是不由得想:自然的懲罰使得人類的努力建設變成泡影,倒退了幾十年上百年,但是森林的毀滅是自然倒退了幾千年,人類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面對嚴酷的現實,這個懲罰仍然很嚴厲,而同時自然也遭受了更加慘重的損失。留了這一線生機,人類還會強大還會反過來傷害自然。所有一切戰爭一切暴力並沒有給這個循環帶來改變——或許這個循環,從現在遺留的不同民族對上古的洪水時代的記述看來,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了。

    對於人物,少年飛鳥應該可以說是宮崎駿塑造的最英俊的少年形象,從人格魅力上講(這個詞似乎用得有點大),雖然後來《哈爾的移動城堡》裡的哈爾外表華美內心溫柔,但畢竟童話色彩太濃,從而有點疏離。飛鳥以他的樂於伸出援手,一諾千金,為了救援族人不惜使身體受到慢慢腐爛的詛咒,可謂有情有義,更加令人感到親近。少女珊則取自於“狼孩”的典故,深入地刻畫了她的心魔與她無法成為人也無法成為狼的痛楚。兩個分別在肉體和心靈上忍耐著痛楚的人終於打破隔閡。他們二人共同舉起麒麟神的頭懇求寬恕的高潮部分固然是壯麗的,而在結尾時候,兩人站在返綠的山坡上,飛鳥對珊說的“我會來見你,騎著羚角馬到來”更宛如牧歌般平和自然,拋開了少年帶著少女重返故鄉的陳腐舊套,回味更加悠遠。

   至於音樂,這次非常不同,久石讓沒有讓他最喜歡用的鋼琴作為主旋律,而是採用了陣容華麗的管弦樂團,音樂異常地蕩氣迴腸。至於主題歌曲,米良美一的假聲非常嘹亮悠揚。在結尾處萬物復甦的時候,久石讓的鋼琴終於出現,流暢平和。有時甚至沒有任何背景音樂,也是很巧妙:在豬神變成凶煞神時加上躁動的伴奏音樂,這時麒麟神出現了,突然靜下來,沒有任何聲音,如是隨著畫面切換而反覆,這才是象徵安息的麒麟神,以無聲勝有聲也。看來無論在音樂還是內容上都是大突破。

    據說宮崎駿本來打算在結束時就封筆。不過事實上並沒有,後來又製作了《貓的報恩》和《哈爾的移動城堡》。但是這兩部作品都是童話色彩相當濃烈的作品,沒有《幽靈公主》這樣的深刻思想。或許他真的是疲憊了,拿這個沒有終點的故事煩擾自己許多年,還是隻好以“一起好好活下去”作為權益之計,不再探討這個問題。

    最後談一些別的。當初據說宮崎駿製作《幽靈公主》期間表態堅決不向商業世界妥協——也就是說堅決不讓商業電影中平凡的環保主義思想作為主題。果然,我們認識了他在這一問題上思索的深度但是,當《幽靈公主》由央視引進時,特意該換了標題,換成《魔法公主》——珊根本沒有魔法,難道是覺得這個標題太可怖?其中許多角色的名字同時也進行了改換,比如白狼改成了山犬,把凶猛的動物變成了人類的朋友……果然是怕嚇著孩子。《幽靈公主》本來就是不太適合孩子看的,有不少血腥廝殺,展現了生存之殘酷,更何況還有一個不太容易領悟到的主題。央視做出的最最無法忍受的改造,就是將原劇裡結尾處疙瘩和尚看到大地回春笑著感慨的“真可惜,就差這麼一丁點就成功了”改造成“這下自然的力量我可是見到了”。他所可惜的是沒有完成殺死麒麟神獲得麒麟神的頭的任務,或許有些自嘲的意思,自嘲這些辛苦(可以指他為了獲得麒麟神的頭的辛苦,也可理解為人和自然鬥爭失敗再鬥爭再失敗的辛苦,私以為還可理解為宮崎駿的自嘲)都是白費。這種話變成膺服於自然力量的讚歎之後,影片的思想一下子又降低為宮崎駿自己叫板多年的環保主義思想。目的無非是給孩子們看劇情的同時,再給他們以主流的保護環境愛護花木的教育。還好只看劇情的話也不錯。大概最初在日本上映時也就是這樣,那麼大的票房還是奔著劇情非思想而去。商業的目的還是達到了。真不知道宮崎駿會不會感到寂寞。或許是因為寂寞才復出?

動畫信息

魔法公主
中文名:魔法公主
原 名:もののけ姫
又 名:魔法公主(港/臺) / 幽靈少女 / 物之怪姬 / Mononoke-hime / Princess Mononoke
首 播:1997-07-12(日本)
IMDb:tt0119698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