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聲笑語的生活不是更好嗎?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09 04:07:31 作者:沙漠孤客 Language

近幾年最喜歡的電影裡,肯定會有《在這世界的角落》。片淵須直在此前只有三部電影作品,《在這世界的角落》延續了《空想新子》中童年的幻想部分,並且由二戰的背景使得個人的生活更加的劇烈。

開頭先講下關於給日本二戰洗白這件事,按我的觀點,雖然浦野在天皇宣佈投降後她生氣地喊出了堅決不投降的話,但是對於一個被軍國主義洗腦了的普通人來說,投降意味著她內心的信念崩塌了。她的信息來源全部來自於廣播和傳述,她也不知道戰爭對她意味著什麼,她失去了這麼多東西,最終卻換來了這樣的結果,這其實也是一種反戰的電影,雖然在整體上無法同情,但是處於個人的角度,戰爭對平民來說都是受害者。

1.生活元素的堆積

《在這世界的角落》有著非常飽滿的生活元素,這並不僅僅是電影講述一個有關私人的故事。而是包括了很多當時歷史和某一個地區的習俗和見聞。比如廣島到農村的奶奶家,需要等到退潮後,他們一家人從退潮的海坑中穿過去。二戰時,在物價上升的時候如何製作增加米飯飯量的”楠木飯“,在轟炸之後去海里拾得炸死的小魚...正是這些極其詳盡的生活細節,在電影中我們能很親切地感觸到時代帶來的生活氣息,這也是理解浦野生活的重要來源。

雖然電影大部分都在講二戰時期周作和浦野一家人的”地獄“生活,但是在前20分鐘裡,我們看到的卻更多是浦野的童年生活。可能是浦野這個女生的性格實在太糊塗,所以我們只能看到她幻想中的內容。比如她把抓住她的怪獸給弄睡著了,或者在奶奶家睡午覺時遇到了傳說中的人物,雖然這和電影的大主題沒有很大的關係,但這也能說明浦野是一個極具有想象力的人,這些內容也是她豐富、絢爛的內心。即使看了這麼多次,但每次看到這麼美好的幻想場面,覺得很是觸動,也總會想起自己的童年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導演很能把握私人回憶的感覺。

2.小人物在大環境下的艱難

電影中有了對生活細節的關懷,我們就可以知道,在日本物價驚人的上漲速度,物質的匱乏,對菜譜的研究,不斷重複的戰時電臺......可以說,日本當時百姓的生活是很不易的。但人還要堅強的活下去。電影的片名《在這世界的角落》,”角落“是一個很好的詞彙,因為不同於大多數戰爭片中描繪的血腥殘酷的戰場,也不屬於被轟炸,具有代表性的”廣島“,浦野玲生活在一個小的軍備港灣裡,他們與主要的戰場隔離,就好像在世界的角落。

他們接觸到的戰爭元素大部分都是間接的,而最主要的是:空襲,在永不停止的防空警報聲中緩緩而來。對於像普通人浦野來說,她每天的事情就是做飯,洗衣服,打掃房子,領補助。但這樣子生活也沒辦法吃飽飯,還有沒日沒夜地聽到防空警報聲,很難不說對自己精神上受到什麼損害。

這一家人在心理上承擔了很大的負擔,生活中又受到了最致命的傷害,嫂子的女兒晴美死去了。在這段時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浦野的幻想片段。絮叨著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同時電影的畫面不斷意識流的變換,雖然有很混亂的感覺,但是這樣處理悲傷的情緒,真的很符合浦野本身複雜的情緒。這樣大悲的事情,在浦野的心裡,變成了一股無法用行動表達的悲傷,她越是幻想,現實越是沉重,越是悲慘。這是這些小人物在戰爭中,付出的一個沉重的代價。

對於如此艱難的時局下,電影還給出了一個態度:”忍“。

但這個選擇,是由不得自己的。浦野被炸掉右手後,她沒有時間去悲傷,就要繼續去幹活,因為這個家庭裡需要她。失去女兒的徑子也沒有辦法過度的悲傷,她宣洩自己傷心的時候,也只是在天皇宣佈戰敗後,浦野撇到她在小小的角落裡大哭罷了。

對待歷史的大事件,浦野所在的吳市,也只是匆匆一瞥核彈的白亮光,死亡都點到而止,所以她也不知道妹妹小澄已經病入膏肓,還仍然在和她嘻嘻哈哈的說笑。稍微可以理解為什麼浦野要憤怒地對天皇說出那些話了,這種忍耐,這種苦難已經經歷的太多了,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承擔這些事情,她們已經忍不下去了。

3.飽滿的情感瞬間

我很少能看到一部像《在這世界的角落》這樣,盡力去描述家庭的動畫片了,甚至讓我想到了《步履不停》。我說的”盡力“,是指電影中事無鉅細地刻畫人物的性格。大的從浦野、徑子,小的從奶奶,同學水原哲,他們每個人,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情感。

比如說徑子這個人,一開始她總是刁難浦野,因為自己好強為由,總覺得這樣笨手笨腳的媳婦不配做她弟弟的女人。但在女兒去世之後,經歷了大悲之後,她又向浦野道歉。以前她總覺得自己的人生都應該由自己把握,所以她很瞧不起像浦野這樣沒有自己主意的姑娘。但這樣的區別,只是性格不同而已,又有什麼對錯之分呢?所以她希望浦野考慮清楚,尊重浦野自己的決定,這種執拗就這樣和解了。電影裡講了這麼多大事情,但這些枝葉般不起眼的事情,導演卻一樣講的很好,真的是很不容易。

我也很喜歡浦野的同學水原來到她家裡做客的故事。水原明顯是喜歡浦野的,他給浦野在草堆裡留了花(按照後來的進展,浦野肯定是沒有注意到的),又念念不忘浦野畫的”兔子的海浪“,但由於年輕氣盛的原因吧,他到入伍也沒有和浦野表過白。所以周作對這位客人做的事情是很穩當的。他不僅行使了自己的地位,沒有讓水原喧賓奪主,接著又讓浦野陪水原聊天,深知他們倆之間的關係,又放手讓他們暢談一宿。人性的珍貴與動人就在於此。

轉了一圈,我們還是要講講浦野玲的。我覺得她和周作的婚姻是後知後覺的。浦野是一個比較糊塗的人,她對很多事情沒有清晰的概念,她不清楚成為別人的妻子需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被迫回孃家是什麼意思。但是她不傻,她被周作的姐姐徑子折磨了這麼長時間也沒有說過幾句怨言,但是她的心中是意識到了這一點的,這裡不是她的家。所以等澄子來過了後,她不顧一切地想要回家,這不僅僅是她渴望回到一個自己被認可的地方,可以逃避自己稀裡糊塗地被嫁出去的”蠢樣“。她的內心裡有一股力量,想讓自己擺脫被人支配的生活,這股熱情直到廣島投下原子彈的那一刻才消失掉。

到最後的最後,浦野玲和北條周作完成了真正的”婚姻“。他們認可了對方的生活,浦野玲也真正認同了吳市,接受了家人。從那時開始,他們才尋找到了自己的夫妻生活。雖然他們只是日本的一個角落,但是如此普通的人家,最終獲得了自己的存在價值,在不斷的成長中,經歷了磨難和痛苦,最後找到了自我人性的光輝,繼續在家庭裡頑強地生活著。這種認同感,確實很讓人觸動。

4.苦中作樂的態度

戰爭時期的人們都很壓抑,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有屬於自己的快樂。

周作的媽媽講過一句話:”歡聲笑語的日子不是更好嗎?“

但其實他們的生活很不好,我們前面都講到了,他們的家庭失去了親人,浦野也失去了手臂,失去了父母。這樣為什麼還需要歡樂呢?

我覺得《在這世界的角落》裡,最重要的就是這句話。它定義了兩種”歡樂“,第一種是面對困難的樂觀態度,第二種是對頑強地生活在世上的渴望。

在電影中,浦野一直都在尋找”快樂“的原因。在電影裡經常會出現很多笑點,其實也是在準備這種苦中作樂的情緒。浦野玲也在經歷過一些事情後困惑:大家都說“太好了”,但是事情好在哪裡呢?但沒有這些樂觀的態度,人是不可能經歷過苦難:即使浦野玲在家人死前也沒見面,但是也要好好的活下去;即使徑子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但是也需要好好的活下去;即使有再多的恐懼,也需要好好的活下去。我們開懷大笑,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痛苦,而是我們需要堅持下去,即使是最最卑微的人,也有權利擁有快樂的資本。

而對於生存的渴望,即使是戰敗了,也需要好好的活下去,所以浦野玲和周作組成了自己的家庭,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堅韌吧。他們堅韌地抗擊困難,不懼未來。在片淵須直的想法裡,這可能就是“歡聲笑語”的原因吧。人需要無畏地生活下去,這種人的力量,確實把我震撼到了。在《在這世界的角落》裡能有著如此多不動聲色的情感,我想這就是這個電影能給我帶來的最大的感受吧

動畫信息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中文名: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原 名:この世界の片隅に
又 名: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港) /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臺) / 在這世界的一隅 / 這個世界的角落 / In This Corner of the World
首 播:2016-11-12(日本)
IMDb:tt476982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