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方糖偷了心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23 12:44:40 作者:伽藍 Language

前幾天我媽下班回來興沖沖告訴我她今天看了部有趣的動畫(其實只看了十分鐘),意外母親這輩也會用“有趣”二字來形容借物少女,又不忍dvd渣畫質,三天時間拖下bdrip,然後感慨小花園的蒼翠風景的確對的起這幾十小時的漫長下載了。在看正片之前翻出了動心光盤裡的製作介紹,看到這個被稱作麻呂的性格內向,三十好幾卻仍一臉青澀淳樸的新人監督,在歷經一年半的慢工細活中受到的壓力與質疑,在除夕之夜仍在趕工,實在是值得敬佩與學習的。儘管劇情上有時略顯倉促突兀(不是我的錯覺吧、、)比如介紹中提到的翔帶艾莉媞去找她母親,這裡據說和宮老的想法有衝突,然後為了表現出少女的決意加了一個抹淚水後的眼神,但是在看正片的時候總覺得沒有足夠的過渡啊,少爺一臉平靜就好像早有預料地就把少女騙到了手(難道這才是真相麼!!誤)找人橋段看到有人吐槽過了就不提了。

被我媽稱之為“有趣”的地方,比如夾在頭上的夾子,別在腰際當劍的珠針,小人眼中被放大了百倍的人類世界。這樣的氛圍營造應該是煞費了苦心的。(麻呂監督在小溪邊隨手拍照取景就是一個閃閃亮的微觀世界,這在天朝的艱苦環境中是難以做到的吧)就像《千與千尋》中那個光怪陸離的非人世界展現在千尋眼前的詫異。不停息的惱人的嘹亮的鐘擺聲,廚房雜亂無章的切菜燒水聲,人走動時搖搖欲墜的暈眩,還有那個被人類世界的吵鬧襯托得無比輕柔的少年的自語。站在借物一族站過的木板上,透過艾莉媞的眼睛審視我們的生活,這大抵是影片的有趣之處。

即使是以偷東西為生,但也絕不會白痴到以小偷之名為自己定罪,所以稱本族為借物一族。這是我看完90%的劇情的感受。但是當阿春因為小人的不知去向而嚎叫,艾莉媞一家順著小溪遷往新家,在啟明之際與少年告別時,我發覺借物之名並非只是自欺。人類借物於自然,卻傲慢地把屬於自然的東西佔為己有,然後劃分你我、公私,這並不比艾莉媞之族更光正。那麼這樣一個名字,傳達的想必是人與自然的和平共處(原諒我實在不想用和諧這個詞)。借與偷的最大區別在於另一方的認可。差異體現在影片結尾阿春大嚷大叫,義憤填膺地痛述小人的偷竊,而老人一家四代卻留下贈予小屋的心願。一偷一借,原來不過是人類隨意的詮釋。

麻呂雖然把男女主人公間的愛戀作為主題,但其實體現得真的很淡很淡,最驚豔地倒是艾莉媞看見少年時用紙巾遮起羞紅了臉,卻不由得聽見平靜如水的聲音流進自己的心底激起小小漣漪。於是一切都彷彿似曾相識,那個白龍幻化的少年牽起千尋的手,要她屏住呼吸,一同在那座鬼神往來的橋上飛奔。翔的少爺屬性表露無疑。從小白到哈爾,每一個少年與少女的邂逅免不了牽手與溫柔的顏容。

是《圍城》裡看過的話:男人喜歡買服裝,飾品給女人,唯獨書只肯借不買了送她。女人也不稀罕他送,這是為什麼呢?送了要還的。一借一還,一次送書可以作為兩次接觸的接口,而且不著痕跡,這是男女戀愛必然的初步,一借書,問題就大了。

如此看來,借方糖、贈方糖、還方糖、贈方糖……二來三去情感就是這樣贈出來的。如果發生在那個慈眉善目的老奶奶身上,估計也就是圓一下父親的夢,收個幹孫女之類的。但恰恰是個體弱多病、孤單消沉的多情少爺,那麼就有了如上的故事,借書和借方糖是一個原理。書可以寫上曖昧傳情的寄語,但只能看不能吃(不要告訴我有什麼遠子學姐之類的),方糖呢,不僅可以衝紫蘇汁,甜在心裡,還可以包上白紙,在上面寫:你忘記的東西。 看起來借糖比借書更有優勢呢。

關於翔的生死問題,其實只要看看片頭的自白就知道了:那年夏天…… 很明顯是多年後的口氣,那麼就肯定沒問題了吧。說道這裡,我看的chd的字幕在翔訴說病情時是這樣翻的:對不起,其實要死的人是我(才對)。沒有“才對”兩個字聽起來很病嬌有木有!!!

就像千尋與小白的註定分離,翔和艾莉媞的互換信物,幾許傷感,幾許無奈。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不同世界,和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不同世界。即使距離更近,即使近到可以把你碰在手心,生活的世界依舊有著不可逾越的界限。如果說艾莉媞的輕率和翔的示好的確打破了小人安穩的生活,對於艾莉媞來說是溫暖的家庭和冒險與情愫的衡量。但是偶然地打破這種界限又未嘗不好,即使漂亮的小家落滿灰塵,即使不得不面臨種種的分離,即使留下的唯一隻是方糖。

動畫信息

借物少女艾莉緹
中文名:借物少女艾莉緹
原 名:借りぐらしのアリエッティ
又 名:借物少女艾莉緹(臺) / 借東西的小矮人亞莉亞蒂(港) / 借東西的阿莉埃蒂 / 借東西的地下小人 / The Borrower Arrietty / The Secret World of Arrietty
首 播:2010-07-17(日本)
IMDb:tt1568921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