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神明”所說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09 03:21:09 作者:Aoide Language

借用神木弟弟參演過的一部電影的名字。從“本片概感”、“新海誠概感”、“相關的絮叨”三個方面寫一些個人體會。
本片概感是針對這部電影的速寫及短評;新海誠概感則是結合本片和導演其他作品,對導演以往風格和此次的改進做一些自我體會的敘述;相關的絮叨無非也就是各種表白和吐槽。

1、本片概感(涉及劇透):

首先,老實港…比起對新海誠新作的期待程度,我更激動的其實是又可以在國內院線看到日本電影呀!

好看!好喜歡!看完當即斷定這是迄今為止最喜歡的一部新海誠作品。

畫面與美術:
其實並不是導演的死忠粉,也對美術層面的技術沒有強迫症般死磕式的追求。所以一直以來對“美到窒息”“每一幀都是壁紙”“承包了一年的壁紙”之類的評論都比較無感。知道確實很美,但也不作過分期待和誇張反應。所以看完這部,感覺美術製作水準與以往持平,但在配合情節轉折、時間空間以及角色之間切換時的表現時,美術技巧應用於去完成電影語言時,比以往更加巧妙、華麗、流暢、成熟。

劇情:
這次主要大讚的一點就是:講故事真是比以前好了不止一點點,據說是有編劇團隊的加入?故事完整流暢,邏輯上前後細節和伏筆穿插到位,各個人物的完成度都達標,整體說來即便它不是一部動畫電影,而只是普通真人電影的話,這個劇情都是合格的。
起初看預告片時以為只是靈魂交換,但正片其實留了更多懸念、展開和故事的層次感,層層深入時不禁恍然大悟。這一點蠻好的,會讓人看正片時有種意料之外的驚喜和賺到了的感覺。
故事融匯了靈魂交換、時空穿越、觸不到的戀人,甚至災難片元素。而將這所有局部貫穿整合到一起的——這大概是新海誠的另一大特色了吧——日本傳統文化中的情結和他本人的物語情懷。借神道教概念中“結び”為引子,串聯起所有起承轉合,成為實現整個故事邏輯的“基礎理論”;另一方面,再次抽用了萬葉集的一個典故:黃昏時分,陰陽轉換。這些看似玄妙詭譎迷信色彩和超自然的東西,不僅成就了主人公之間超越時間空間甚至扭轉生死,使故事完成戲劇性表達,同時也賦予故事更具有宿命感的微妙與浪漫氣質。
電影中很可能在諸多小細節中穿插了一些相關的彩蛋式隱喻,不知有沒有其他影迷找到更多,我只記得兩處,一個是好像瀧家裡牆上一張寫著“陰/陽”的海報,陰陽是東方哲學基礎中的基礎,萬物皆以此兩極為源頭相生相化,陰陽在這不僅代表著主人公靈魂在男女性別中轉換,也在最後揭示出生與死的對立轉合;另一個是瀧回到三年前災難來之前的三葉的身體中時,奶奶認出了瀧,並告訴他宮水家歷代的相同經歷,瀧此時地茶水中,兩根茶葉梗立了起來,日本人相信茶葉梗立起來代表有好事會發生,這或許也是提前給完滿結局的預兆。

2、新海誠概感:

以前不夠了解日本時,看新海誠的作品,並沒能很好的讀取故事,無論是敘事還是情緒,都有無法走進去的隔膜。但對日本文化深入瞭解,又看過大量日劇日影,習慣了日本文學及影視製作的節奏和氣氛後,外加年紀漸長以及閱歷有助於體驗主人公情感吧,才發現他的作品更有日系小說的文學氣質,是在用很精緻寫實的動畫,卻側重於營造出曖昧寫意的情味。
就是這種“物語情懷”和物哀式表達。

看完電影后和朋友聊起,她談到她最喜歡的還是言葉之庭。我們同感於新海誠素來並不屬於講得好故事的人,簡單說,他不具備小說家和編劇的能力。對於故事的展現,他不是靠寫作技能去構建框架安置各個具體翔實的故事要素,而是依賴繪畫技能去側重於故事中情感氛圍的構造渲染。他歷來的作品更像是吸引到有相同感情體驗的人們,走入這個情境中找尋共鳴,是一種無言的擁抱。
好的劇作能力寫就出來的故事,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姿態:我是講故事的人,你是看故事的人,我們之間交流的媒介是故事;新海誠之前的作品,更接近於一種主觀的姿態:我呼出的故事弱化掉邏輯和情節,集中於用美術畫面進行情緒意味上的展現,你吸入你從中可以攝取到的養分,我們之間交流的媒介是情感融通。

而我素來對新海誠的側重點,在於對其動畫電影的浸入感。我可以接受你這個看似沒有講清楚的故事,我也不需要你講清楚,因為我知道很多事情根本就很難講清楚,因為它們太日常而瑣碎地滲入我們感情生髮消長的過程,它們並不具備什麼引人入勝的戲劇性,也無法組合成一個嚴絲合縫的完整故事。但我需要的正是你對它們進行了真實再現和平移式的直敘,只不過這個展現的形式是動畫而已。我需要的是在這種展現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得到情感上的理解和慰藉,被這種氛圍所包容。

而故事劇情和故事情緒在新海誠的電影中,又有著此消彼長的一種體現。
之前的作品,劇本完成度低,美術完成度高,弱化掉的故事劇情被繪畫技巧中和彌補,作品中的各要素更服務於故事情緒;你的名字,劇本完成度和美術完成度等高,故事劇情與故事情緒幾乎是平衡的,二者相輔相成使得故事標準而嚴密,不存在劇情來壓制情緒體驗,也不存在了情緒體驗替代劇情弱勢的部分。這一點對於電影完成度來說更好,但對於習慣且傾向於喜愛新海誠電影的情緒感而言,看完你的名字,回味感會沒有言葉之庭或秒五那麼豐富深長。換言之,這一部的客觀氣質大於主觀氣質;看他人故事的旁觀感,大於自我情感的代入感。這或許也和這次的選材有關,秒五和言葉之庭更貼近現實,因此更具備生活感,而生活感本身又是情緒化大於戲劇性的;你的名字則相對超現實且虛構,這使其更具備“戲劇故事”的要素,同時也少了真實生活情感體驗的代入,所描述的情感模式相對理想化,從而缺乏現實觸感。因此顯得:戲精彩有餘,卻後味不足。

再來說到新海誠電影的節奏。我和朋友都不太喜歡秒五過於拖沓的節奏,但實際上正是因為秒五的故事無論是從情節上還是情緒上,本身都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這對於不追求劇情處理,而更追求真實還原的新海誠而言,也是情理之中。
說到節奏,不得不提到新海誠啟用的配樂和配樂的形式。秒五的精華眾所周知就是最後那六分鐘的MV,甚至一度覺得這部電影看這六分鐘足以。朋友最喜歡言葉之庭的地方,正是最後男女主人公在樓梯間袒露心跡,情節轉折情緒爆發的那一刻,配合畫面中大雨漸停陽光乍現,還有主題曲驟燃,這三合一的一個節點,精準的時機選用。
此前因為缺乏劇本上對電影節奏的控制,新海誠作品的一大特徵就成了用配樂來推進節奏。而此次你的名字,因為劇本本身自帶的節奏感控制得很好,配樂的力量自然就顯得削弱了。秒五的前後輕重脫節感,在言葉之庭時已經被改善,並且將主題曲對節奏的助力運用到極致。你的名字中,配樂對節奏的影響表現得相對中規中矩、恰到好處、無功無過。

3、相關的絮叨:

再說幾句電影中“結び”,譯製成“產結”。看上去有點怪怪的。電影裡用結繩象徵各種溝通與聯繫的媒介,神性的啟示、人與人與物之間的關係、空間的通道、時間線、臍帶、彗星的軌跡、命運的扭轉、飾物對人物的指代等等。這個概念更高於日影中常見的“羈絆”的概念,在人情牽繫的基礎上加持了哲學與神話的氣息。譯製組用產,或許也是一種將“產生聯繫”和“結成羈絆”兩種動態相併列吧。最厲害的是除開文學性故事性的內涵,結繩作為一種繪畫線條,極大地溝通了繪畫設計和劇情設計上的融合度,這個構思實在很贊。
而呼應這篇影評題目的“誠”如“神明”所言,新海誠將女主設定為神職背景,展現了日本文化中的一種對“萬物有靈”的精神信仰和敬畏,同時又將這種精神力量貫穿於故事轉折和情感渲染。因此我倒不認為這部電影重在所謂純愛什麼的,而是更多揭示了一種冥冥註定的宿命論。神社起源處的精神宇宙,和天外隕石的真實宇宙穿插跳躍,將男女之情的繾綣昇華到一個更加恢弘的層面上。對神性的虔誠,對宿命的追逐和抗爭,對命中註定的相遇,由漣漪到波瀾壯闊再止於平靜,這一條結繩就像是被神明選中抽動的絲線,完成了它的使命。
對全片沒什麼槽點,就是要各種表白我神木弟弟嬌羞表現力絕贊好評。非要有槽點的話也是我這個弱智直到片尾才知道masami參演了啊!再就是觀影的話最好選電影院人少的小廳,彗星場面屏息凝神的時候零食飲料嘎嘣脆的體驗實在是很想讓人扣他們一頭屎盆子。但照目前這個熱度來看,人少很難了……

總的來說,這次的新海誠更具備電影各要素,將文藝氣質與商業賣點結合得更好,也更符合大眾口味,觀影受眾從死忠粉動畫迷美術控走向了全民,票房大賣也是理所應得。
作為一部電影要完成其全局完整度,在這一點上,金敏和宮崎駿實現得更早,新海誠現在也邁入了這一步。


—————————————
12.5 更新補足

特別感謝狐野郎和三月之魚兩位博主關於新海誠的討論。基於新海誠的新作,又跳出電影本身地說到了我們並未仔細探尋思考到的問題(同時結合對比您寫給“這世界的角落”的推薦語):宏觀性地探討電影乃至所有文藝形式和作品的創作者在當下應具備的考量;迴歸創作行為本質的生命力,通過創作中的自我思考,引發群體進行多面深層次自省反思的那種能量;依靠拼湊要素去組裝“對口性輸出”的物品,輸出方與需求方都在高效訴求下,將選擇度變得簡單狹窄,這種慣性和懶惰又加劇了兩者保持這種模式,進而徹底統一,這一過程把“創作”粗暴濃縮成“製作”,閉塞掉掉雙方的溝通渠道、弱化溝通中的碰撞和質疑所帶來的對全局的推動力量。一種迎合與樂於被迎合所帶來的虛假繁榮穩定。

對新海誠的新作,其實我看完的感受還是很驚喜的,並寫了高度評價的長評(笑。我並不是新海誠粉絲,對他一直以來最受推崇的畫面賣點也比較無感,縱觀他歷來作品帶給我的某種“未完成”的隔膜感和只能捕捉並融入到的“情緒式體驗”,這次的故事構建比以往更加完整,少了那種說不上來的彆扭和形式與內容上不協調,作為一部電影終於在完成度上有了進步。
如果新海誠的定位就是青春類型片,那君名這次的成功,只是他在電影完成度上的(對比他自己以往而言的)成功。如何通過一部動畫作品講好一個故事,可能宮崎駿和金敏在一開始就可以統一,但新海誠直到這一部才入門。他的粉絲基礎始於畫面和小清新愛好者,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影迷。在電影這件事上,新海誠可能並不擅長,即便具備了電影的畫面形式等要素,在電影故事內核的根植上,他目前也只是剛剛完成了講一個完整故事這個步驟。同時,即便青春故事也具備內核力量,他還是尚停留在青春對比人生其他階段的排他性,就如博主所言的那種青春的“自由”,美好純粹的一面,以及新海誠自身從一而終的“註定的相遇”這個主題。但對真實青春中其他更為豐富多面的、具備社會現象反思性的東西,新海誠並不作討論。
因此他以往的作品,比起電影更像是一篇短小的散文或小品,情緒營造多於推動思考,情緒始終還是偏虛的東西,我們即便有所抓住和共鳴,與其說是看出作品本身準確抓住了什麼,不如說實質是我們在作品中抓住了我們想看到、想抓住的東西,並將其放大,從而也放大了對電影的好感與共鳴。

以上是縱向看導演自己的這條線,如果將新海誠放入同類領域橫向來看,他的侷限性也還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是美術形式的選用,大多數人喜歡的高還原和高真度,並不代表其藝術表現力也越高。前年看過一部輝夜姬,粗曠樸實的畫筆風格很有以前水墨留白的氣質,虛實構建的美感甚為感動。其次是題材的選擇,國內相對熟知的宮崎駿和金敏,不論各自風格的側重點是傾向於虛構的童話啟示還是強烈的現實隱喻,在故事的選材上都更加豐富多樣。日本業內應該是有更多專注動畫電影的創作人,在通過不同的美術形式、選取不同的故事題材去完成“電影”這件事的。因為我也不夠了解所以無法展開,但想表達的是,動畫電影的落腳點始終應是電影而非動畫,動畫只是形式,最終需要實現的是對電影內涵塑造的完成。
這就如同,評判一部動畫電影,美術的貢獻力只是參考,而藝術的貢獻力是核心。前者是技術層面,後者是意識形態層面。技術中也會有藝術感,但這屬於抽離出電影之外再作考核和評判,電影藝術力的評判,始終還是需要根據導演構建故事內涵的層次及手法,導演依靠電影(而非技術)這種模式所完成的思想性表達。同時,電影在藝術上的文學性始終還是需要更具備激烈矛盾、悲劇性、結合現實的思考力度這類的東西的。

如果只侷限在要對新海誠自身的類型內,和此次的表現作評,我還是給出了相對很高的評價。但看到兩位博主的對話之後,才察覺到,當跳離出新海誠個人,到更廣闊平臺和更高視角上去反思創作、動畫電影這件事上,新海誠確實存在的侷限和不足。以及通過君名大熱,和博主所推薦的“在世界的角落”這類電影的遇冷,現象對比之間,創作人、觀眾與市場需要重新去審視、去關注、去訴求、去迴歸的一些東西。
動畫形式上,高真還原比傳統筆法更具現代賣點,更易吸引到粉絲群,這是新海誠作品的基礎,也是其票房的粉絲基礎。而一旦他的作品在自身基礎上有所突破改進,譬如這次將畫面與劇情同步了完成度,在本來就頗具賣點的前提上,補足了另一賣點,整體因此獲得更廣泛的受眾,那麼票房大賣正是在粉絲推波助瀾下的作用下,熱度和普通觀眾所需的滿足度合併量級爆炸的結果。
我們目前對新海誠的類型定位,始終還是青春純愛題材,這類題材更容易受到追捧關注,也更容易有商業市場,但能不能斷定導演選擇這樣的題材就是商業片導演呢?並不絕對。和博主同感,票房和深度並不是對立面,二者兼而有之的電影也有很多。對於導演而言,做一部電影的形式、電影中的所有要素、完成電影過程中的所有方法,這些都是導演的一種選擇,但你選擇怎樣的方式去完成,和你選擇完成怎樣的作品,這並不矛盾,二者有時會分離,多半證明導演的功力還沒有達到那個地步,或者是形式高於/不足以承載深度,或者是過於注重深度而摒棄掉通俗的表達形式。以新海誠為例,不論是他選擇畫面高還原作為他的作品特點,還是青春題材,這些即便有商業片賣點,也不代表他就是選擇了要做純粹商業片導演,用同樣的形式和題材,也可以做出更具人文藝術感更強烈的作品,甚至依舊兼具票房。只是新海誠目前只做到了票房,還沒有達到電影更深層次的感染力。這也正是他與真大師之間的差距。

從兩位博主的討論中得到的啟發,於是寫了這些感想,也是對我自己之前寫給君名的高分評價的一些“打臉”式的延伸和補足。看過網上對君名和新海誠的兩極式評價,兩級之中均有無條件支持和無條件詆譭的腦殘式言論。因此格外感謝能看到你們討論的視角和憂慮:客觀冷峻地看待作品和現象,不是一棒子要打死誰或什麼,而是在現象中呼籲大家能迴歸到細膩地審度真實誠摯甚至殘酷的東西,對這些東西有更多思考和傾訴,使這樣的創作也有自己的市場,進入更廣泛而深足的互動與需求。
創作者在創作中觸碰這些的過程,和觀眾在觀影中觸碰這些的過程一樣,都是可能伴隨著更赤裸裸也更痛苦的挖掘自我式的掙扎的,而現代社會營造的快捷方便,讓人們都變得習慣於享受舒適,停滯於舒適,習慣於坐享其成式地獲取舒適。這個循環自動排除掉人對世界的探尋,更讓人懶得探尋,探尋不到是能力問題,不去探尋則是態度問題,現代社會可怕的不是我們喪失能力,而是根本就喪失掉“我們還有能力”的這個意識。創作者的價值不是依靠製造成品去取代、去關閉我們每個人的能力,而是呼喚起我們意識到自己也有責任去思考、去啟用開拓自己的能力,去對未知進行破壁式探索而非享受於現成。

再次感謝兩位,你們正是這樣的“創作者”,帶動起我去跳出固有角度反思更多,從而寫了這些體會。

動畫信息

你的名字。
中文名:你的名字。
原 名:君の名は。
又 名:你的名字 / 君之名 / Your Name / Kimi no na wa.
首 播:2016-12-02(中國大陸) / 2016-08-26(日本)
IMDb:tt531151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