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6-27 21:47:18 作者:九丄 Language

能寫出這篇解讀契機特別巧合,暫且不提。Anyway,解讀可能會有些難理解,如果有誰看完了,記得和我聊聊感受!

我們先“定義”主角們的身份和意義

漂流是所有角色共同引發的結果,啟動這場漂流的人是長良,給到他們能力的是校長。

校長是神明,是【不可抗力】。長良具有穿越世界的能力,他是門,是結果但他是【未知的結果】。瑞穗具有夢想成真的能力,她是【想要】,她不具備長良找到結果的能力,可當他們在一起,就是【想要且能】

希是羅盤/方向,是【希望/意志】;朝風是 ,是【荒誕/執念】,是路徑,他不具備想要和結果的能力,所以啥也找不到;明星是恐懼,是【無意義/死亡】;拉吉塔尼是【智識】,和長良一起,這兩位是本劇最能體現存在主義精神的人;穿越的狗狗是【傷痕】;女教師是秩序與平衡,是【相對】;

他們代表著各種意識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1張
正如希定會消失,《漂流少年》也必然是這樣的結局。

這裡先不探討影片中每個鏡頭的細節含義,雖然他們在理解整部影片時需要反覆觀看,不過在《漂流少年》裡,鏡頭語言退求其次讓給了理論邏輯。如果要明白這部動畫,就得了解其中的人物關係,那么繞不開的就是存在主義邏輯,接下來,我會用存在主義貫穿整個動畫內容,大概先從《西西弗神話》講起。

先看《西西弗神話》講了什么。

加繆說:“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本書是一個關於生和死的哲學意識討論,他迴歸為人基本的,是否選擇死亡的問題。為何人會意識到生死,我們來看加繆舉的例子:

“今天,工人每天都在勞動,都在完成相同的任務,工人的命運也不見得荒誕。但是只有在很少時刻,工人意識到了這一點,這時他才是悲劇的。”當重複勞作的機械性動作使得人的意識察覺到了一些異樣的擔憂焦慮後,瞬息間產生了意識和身體的分裂。

“分裂”會讓我們感受到意識的存在。隨著意識的自由增長,腦中將產生無限想象,你可以看清每個行為的細節拐點會讓事情發生何種轉變,甚至覺得自己可以控制所有事,所以意識變得極為重要。這是意識(n.)自己意識(v.)到自我的存在,也是意識和自我分裂不歸路的開始。

意識中的希望和荒誕逐漸察覺自我存在,產生對人生意義的追問。最終當它發現,身體會隨著時間逐漸死去,意識會消亡,而意義也會變成無意義,恐懼感隨之而來,這是無法逃脫的對死亡和無意義的本能恐懼。所以,希和朝風出於本能進行對抗。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2張

被選擇漂流的是一個未知的,打破常規邏輯的世界,就像戰爭或災難後的場景,無世界法則。為了重建立秩序,明星提出制定規則,他讓猴子成為隊長,給他權力,猴子利用權力逼出了他自己的屬性【權威】。

明星想讓所有人遵守規則和秩序,朝風和希反抗後都被規則懲罰,希想要跳出規則,所以跟隨自己的羅盤能力跳了出去。

希和長良帶著大家跳到了一個小島上,法則再次變得未知。傷口會快速癒合,學校裡的東西用之不竭,拿來的東西會燒灼毀滅。小島上發生了火災,在尋找原因時,大家因為長良一句話,認為一直幫大家拿物資的瑞穗使用了能力攻擊別人。

長良的設定非常符合大眾劇情裡的平凡人逆襲的樣子。他在原來世界中是一個存在感極低的窮家小孩,沒什么情緒,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在這個世界被賦予穿越世界的能力非常有意思的是,這項能力大多時在他憤怒或恐懼的時候會啟動(想想這場漂流被開啟時長良經歷了什么心理狀態)。這兩種情緒也是連接人與世界的必要因素。

大家發現了長良的能力,把回去的希望寄託在他身上,但他做不到,因為他還沒學會熟練運用這個能力。女教師發現了被忽視的朝風,她利用朝風想要被大家認可的心理,聽從於她,用來維持校長創造的世界法則。

前幾集通過一些社會群體事件讓主角們的能力和意識都展現出來。 主角們也在運用自己的能力讓大家回去,這裡不得不提拉吉塔尼,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拉吉塔尼帶長良去了一間電影院,那裡儲存的影帶都是長良的記憶,在一段探究後,他們認為可以通過電影剪輯方法穿越時空,回到原來的世界。

可他們真能順利回去嗎?


結果不出意料的失敗了,校長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校長:“真遺憾,無論何時,只有將未來播放出來,才能知道其真正的樣子。”

長良:“這是什么意思。”

校長:“你並不是在創造世界,你不過是打開了可能性的盒子,只是個觀測者而已。因為有你,才會有這個世界,你們只是複製品而已。”

拉吉塔尼發現了這個世界的祕密,他說:“果然是這樣,這不是漂流,這只是神明擲下的骰子。”

校長:“你們以為只有自己是特別的嗎?恭喜你們畢業。”

校長這段話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回去失敗了他卻說恭喜畢業呢?

故事到了第六集,這集很特殊,名字也很點題——漫長的道別。如果沒有這集,也不會確定認為這劇和存在主義有很大關聯。因為從第六集開始,涉及到存在主義非常關鍵的要點:人面對荒誕的世界,必須讓希望消失,才能發揮自主性。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3張

希與長良的故事

前面我們提到了希望和荒誕,這兩個意識最終對抗的都是無意義,最終可能演變(招致)為死亡,他們有共同的敵人。現在我們把無意義放到一邊,單看這兩種意識關係,其實他們是一體兩面。

兩種意識的起源都來自意識分裂。一開始我們發現是外界(事情/人)讓自我意識產生分歧,所以我們會產生荒誕感。人腦為了維持意識統一,會想事情希望怎么發展。所以,希望是衍生出的一種願景意識,荒誕是內心真實的感受意識。荒誕感積攢太多,分裂太強,內心始終想要統一的渴望——希望,將要為此做出行動。我們會反抗讓我們感到分裂的事情/人,如果反抗成功,就回到意識統一,反之如果失敗,內心希望將要落空,人開始陷入一種迷茫狀態,也會產生對追尋意義性的懷疑,如果這種狀態和不可抗力關係很大,你會覺得有種被命運支配的感受,甚至會有無意義感。

在他們回去時,希發現自己在原來的世界已經死了。希的希望破滅,她迷茫地和長良說:“我(在這個世界)死掉了,所以光(她的能力)是什么呢?”

希望會因外界的反抗無效而隨著時間慢慢消亡,這些感受和意識起因都是因為外界導致。看起來,最大問題就是外界帶來的影響,但我們能消除外界所有因素嗎?

存在主義把外界因素放在一個客位,即我們永遠會和世界連接,所以一定會有荒誕感。它不否認荒誕,認同我們和世界的必然聯繫的客觀性,並把願景和感受都歸結於內心的意識,希望是意識,荒誕也是意識,最終是意識和意識之間的搏鬥。

荒誕和希望都很強時,意識很可能會更分裂,而意識越分裂,就會導致希望和荒誕更強烈。但是這兩種意識最終抵抗的是無意義。所以希望一定會崩塌,荒誕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不會消亡。


那么,希望消失後會怎樣呢?

加繆認為,希望的消亡並不意味著絕望。希望和荒誕不再是一體兩面,他們開始融合,化為某種意志,藏於潛意識當中。這種意志可能是審視,對自己面對的一切有種清醒的認知,從而去發揮自我的創造力,即歐文·亞隆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中提到的自主性

在第十集《夏日和修羅》當中,希無意掉落於傷痛之痕的懸崖,希望消失,化作指南針,而朝風因為校長說的話錯過了救希的機會。 這裡要提一下希的消失其實是因為校長的介入。

狗狗說這場漂流的始作俑者是神明,只是這神明恰巧是個校長,而這場漂流像是他的試驗田。他知曉萬物,給萬物分配不同意識和能力,讓大家帶著意識相互碰撞。希的消亡是他許久未見的偶然事件,像是從某種邏輯思維分叉的結果。當希掉下懸崖時,他變相出現,讓朝風暫停救希的行為。這有一處細節,朝風拿著傷痛之槍,同樣校長也拿著槍,結果是後者開槍了。

開了槍之後的他說:“偶然誕生的能力結晶,你不覺得很美麗嗎?”

希望最終被不可抗力消滅,變成意志。(在第11集《少年與海》中拉吉塔尼與長良的對話中提到一詞——意志)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4張
希化作了指南針

希的意志能給長良帶來什么呢?換句話說,人的希望化作意志後會帶來什么呢?

因為長良啟動了這場漂流,其他世界的同學便把這場漂流的錯歸在了他身上。他們讓這個世界的監察官——披頭士去審判長良。所以在第七集,披頭士去考察長良的良知與責任感,以此來判定他是否該受到懲罰。蝙蝠把長良引到了一個建塔的世界裡。這個世界中的同學們淪為民工,向下建造巴別塔,他們認為,巴別塔可以讓大家回到原來的世界。

巴別塔最初來自聖經:人們有個願望,想造一個通向天堂的塔,以此獲得幸福。上帝為了阻止人類,讓所有人說起不同的語言,一時間流言紛起,高塔無法再建。博爾赫斯在《小徑分岔的花園》中也提到了巴別塔,人們想通過圖書館的巴別塔找到終極真理通向天堂。

兩顆星說巴別塔通向原來的世界,但長良已經看到了結果,知道那是虛妄。在這個世界中,他和兩顆星成為了朋友,直到兩顆星死時,他決定反擊這個世界。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5張

長良目睹了兩顆星的死後選擇了和大家不同的方向搬磚,他發現這個世界的祕密——顛倒,通過翻轉,他走回了塔頂見到了蝙蝠。在兩人的交談中,長良終於意識到這場漂流帶給大家的影響,決定擔起與之相匹配能力的責任,繼續替大家向前行進。

“責任”一詞非常具有社會性。長良承擔了責任,意味著要對某些東西負責。

前面我們探討的存在主義都在哲學範圍中,那當存在主義加入“社會”因素(我們暫且把外界歸為“社會”一詞,因為人主要面對的外界是身處的社會),它會發展為何種意識呢?

歐文·亞隆的《存在主義心理治療》講述了人要面對的四個終極關懷——死亡、孤獨、自由、無意義。在關於死亡章節中提到了責任一詞,他論證了在社會中希望會化成意志,從而演變為責任,而在面對終極關懷時,人在社會繼續活下去的動力因素是對自己和自己具備的所有因素而負責。


這裡衍伸一個問題, 身處社會,我們個體該承擔多少責任才能恰如其分的發揮自主性?

薩特提過關於這個問題的看法,他認為,人需承擔所有感受、想法、行動和帶來的後果。這裡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中的例子來闡述:人被搶劫後,需要為自己走在這條街上,被當成目標、被搶而負全責。顯然,這是非常認可自我意志的想法,歐文·亞隆認為這套理論並不適用於存在主義患者身上,因為患者的自我意志和劇中起初的長良一樣少,在他看來,患者需要承擔自己對事情的態度和行動才有可能發揮自主性。

劇情的長良從起初對一切事物毫無感覺到逐漸認識自己能力,並且主動承擔發生在他身上所有事情,即便面對希望消失和校長不可抗力的說明,他仍選擇擔起與自己能力相匹配,但又不全應他負責的責任。

也許正是他擔任了過多責任,才能實現大家都無法實現的回鄉願景。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6張

長良選擇讓意志演變為責任來改變世界。但排除社會因素,回到哲學中,意志是什么樣的狀態呢?

拉吉塔尼和意識死亡的故事

希和長良的故事裡,我們看到希望和荒誕的意識關係,接下來我們單獨看這個世界的“死亡”。

與我們現處肉身死亡的世界不同,在《漂流少年》裡,真正的死亡是意識死亡,無論你的形態發生何種改變,只要意識還在,便屬於活著,就像希的指南針和穿越過來的狗狗。

第八集《面帶笑容的狗》中,狗狗【傷痕】講了他自己的故事。傷痕是負面情緒的展現,它包含仇恨、悲傷、絕望等感受,帶來空虛、無意義的意識、也會給他人帶來傷害。狗狗和長良的能力類似,他把內心的世界化做現實,不斷遊走在自己創造的死亡世界,直到遇到了小玉。小玉強大的愛令狗狗臣服,他崇拜她,敬仰她,想與她永遠在一起。

可是好景不長,小玉最終還是在狗狗的世界死去了。日後狗狗和長良瑞穗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他說:“機會有很多次,拯救她的機會有很多次,而我錯過了所有機會,她的願望是和我一起走在外面的世界,僅此而已,她一直在等我,但我卻辜負了她。”

這段話引出了長良關於“後悔”的話題,長良說:

“想了很多事情,想著那個時候我為什么那么做,又為什么沒有那樣做……”

長良在後悔自己當初自己的行為,這很像是現在的意識和之前的意識對抗,就像第九集在莊誠司的世界裡,兩個兄弟的鬥爭。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7張
莊誠司的世界

在莊誠司的世界中,莊誠司和他的弟弟——另一個莊誠司,進行數千年的決鬥,莊誠司想贏他弟弟,但兩個人不分上下,連能力都一致,導致這場持久的鬥爭影響了其他世界。為了解決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長良和朝風兩個團體都來到這裡,大家想辦法平息這場鬥爭。

女教師給了莊誠司一把槍,當他們重新面對面站在決鬥臺時,莊誠司也給了弟弟一把同樣的槍,兩人決定以此決出高下。結局不出意外,弟弟被莊誠司消滅,頓時感到空虛的莊誠司也因這種感受開槍消滅了自己,戰鬥平息了。

這一集故事很有趣,莊誠司一直想贏過自己另一個意識,就像人想讓自我意識保持前後統一。當其中一個意識贏過另一個意識後,便又會回到之前意識統一狀態,而後又會出現另一個意識。莊誠司被自己的意識困擾太久,他想結束一切,消滅意識。

這個想法和死亡發明家的想法如出一轍,發明家最終實現自我死亡的方法就是通過消滅意識。所以當莊誠司消滅另一個自我意識時,實際上就等於消滅了自己,等於這個世界的死去。


那么,意識死亡會有什么影響?

《西西弗神話》裡有一段關於荒誕和理性的探究,他認為人有追求幸福和理性的本能渴望,但自我有限的認知無法實現對世界有完全理解,他說:

“就這樣,憑藉努力,人來到了非理性的面前。他在自己身上感受到了對幸福和理性的渴望。荒誕就在於此:人類的呼喚和世界非理性的沉默之間的對峙。我們不應該忘記。應該緊緊抓住它,因為生命的所有結果都可能由此而來。非理性、人類的懷念之情以及從兩者之間生出的荒誕,這就是這齣戲的三個人物,這齣戲必然和存在可能具有的全部邏輯一起完結。

在第11集《少年與海》裡,拉吉塔尼通過和長良瑞穗的對話,其實主要講了非理性、人的懷念之情、荒誕以及對意識死亡的感受和看法。

瑞穗問了拉吉塔尼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拉吉塔尼,你不會想家嗎?”

這個問題非常具有回憶氣質,拉吉塔尼講了他在探險中裡遇到了類似事件的感受。他遇到的一個人,因為沒辦法接受漂流的現實,一直在畫原來的故鄉和他心愛的女孩,女孩因為他不願意接受眼前的現實而選擇離開他,那個人卻一直畫離開的女孩,畫了很多很多,以至於像現實一樣。

拉吉塔尼對瑞穗說:“我感覺他把現實擺在了我面前,開始懷疑自己現在的生活是否真的現實。”

瑞穗:“那個女孩並不是想和他留下什么美好的回憶,而是想要和他一起創造未知的未來吧。”

拉吉塔尼:“不知何時,他被困在和她的回憶中,化作了這個世界本身。”

瑞穗問:“這個男孩死了嗎?”

顯然這個男孩因為自己的懷念之情和對漂流世界的對峙產生了想要得到幸福和理性的荒誕。他通過不斷地畫過去來得到慰藉,卻和這三種因素一起完結,死在了存在孤獨的意識中。

這段經歷讓拉吉塔尼對記憶和現實產生了懷疑。作為智識的化身,拉吉塔尼一直在追求世界的真理,他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對漂流世界對撞,從中吸取經驗,然後又對這個世界進行試驗,再碰撞,再實驗,經過2000多年的探險,他找到了死亡發明家的發明,也找到了這個世界的終極邏輯。

當他和長良描述這個世界的死亡時,他感慨道:

“他(發明家)深知,失去慾望的那一刻,就是生命終結之時,這是這個世界的一種死亡形式,最終我沒有坐上(意識死亡椅)去……現在已經沒人知道他為什么會執著於死亡了,但活了這么久我明白了,無數的經驗不斷積累,就會逐漸形成某個扭曲的東西,扭曲擴大後,意義就會淡化,可以說是變得平均了吧,自己也深知自己在漸漸扭曲,開始不為任何事物所動,最終只剩一個扭曲的空殼,我也會逐漸被時間風乾,總有一天和希一樣,只留下一個象徵性的形體,但這也是靜止狀態編織出來的狀態之一,如果這能稱作死亡……”

長良:“那就和原來世界的死亡沒什么區別了。”

拉吉塔尼:“是啊,靈魂並不存在,意識也生而無意義,只是不斷消亡,人生就是永無止境的徒勞。

從某種角度而言,這段和虛無主義得出的結論有些類似。虛無主義的極限就是萬物的不可控和不可信,經歷所有荒誕,希望完美破滅,一切都無意義的觀點態度。

可這還不是終點。

加繆的《西西弗神話》來源於希臘神話西西弗斯的故事。西西弗斯被諸神判決,讓他把巨石推向山頂,巨石因為重力會滾回山底,西西弗斯需要重新推上去,而巨石又會滾回山底,如此反覆,日復一日。他將在這充滿絕望且徒勞的事情裡消耗一生。

加繆利用西西弗斯的行為非常直接具象表達了拉吉塔尼的話:“人生就是永無止境的徒勞。”不過, 存在主義通過【時間】的概念跳出外界層面,把這些歸為成自我意識的消解,最終又跳回了人的基本生死的問題。

所以,我們又回到了《西西弗神話》中的那句話:“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

既然人生是徒勞的,一切無意義,那么最終值得嚴肅探討的只有生或死。那么相對於死,生則變得無比珍貴。正如拉吉塔尼所言: “但正是因為一切皆無意義,所以“活著”的這個瞬間,這光芒才會無比珍貴,因為那個瞬間只屬於他自己的。”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8張

加繆在書的結尾認為西西弗斯是荒誕英雄,他相信西西弗斯完全接受了自己荒誕的、徒勞的命運,欣然為自己現在的一切承擔起自我的重量,沒有傲慢,沒有蔑視,只是清醒地接受自己徒勞的一生。

拉吉塔尼通過智識找到了真理,選擇留在這個不存在【社會】的世界,長良通過希的意識揹負起自己想要回去的責任,他們都沒有停留於終極關懷的思維困境中,反而坦然接受活著的瞬間,活成了西西弗斯的樣子。

至此,拉吉塔尼和長良這兩位角色都實現了存在主義的蛻變,這裡要提一下瑞穗和朝風。

瑞穗的能力到底是什么,可能最後導演也沒讓她完整地“說”出來。不過透過第二集和整部劇集,其實可以推測出瑞穗的能力:只要她想,就有實現的可能(實現很多時候需要靠貓貓和其他人的努力,但也算她運用這些來達成的實現)不管是拿來的物資、下雨掉錢還是讓小島恢復原貌,她與長良類似,帶有制定和打破規則的屬性。

朝風的能力【去】在最後幫助他們回去時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長良和瑞穗即將走出這個世界時,校長【不可抗力】叫住了他們,

校長:“你們不能走出這裡。”

長良回答:“你沒有說我們出不去。”

校長沉默,沒有回答,長良和瑞穗跑了出去。

校長:“你們(大概指幫助長良和瑞穗的其他同學)要怎么將它帶回去?”

這時朝風用能力把他們推了出去。

與拉吉塔尼和長良不同,朝風像是被困在這些問題困境中無法釋懷的人,就像穿越前狗狗的心理狀態,而後朝風和長良的對話更像是朝風自我和解的過程,他把希的指南針給了長良,幫助他們順利回去。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9張
長良和瑞穗跟隨希的光,即將回到原來世界

就這樣,長達兩年的漂流結束了,他們回到了原來的世界。

不可否認,《漂流少年》很像是導演和觀眾玩的一個解謎遊戲,作品在選擇能讀懂它的人,它的意義註定是無法侷限於影視層面。 雖然這部動畫一部分可歸為科幻系列,導演通過平行宇宙直截了當講述了人類面對的終極關懷。是的,大部分科幻作品都在圍繞這四個關懷探討問題,但《漂流少年》的精彩之處是通過存在主義角度談論了這些話題。導演無論從劇本到畫面內容,處處體現著人文主義關懷,他讓所有意識化為人物,通過人物展現存在主義,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方向,每個人又湊成了一個方向。

如果沒有瑞穗的【想要】和朝風的【去】,以及希的【意志】和拉吉塔尼的【智識】,就沒有現在的【長良】,也不能回到原來的世界。恰巧,如果沒有每個角色,也沒有這場漂流的開始。

還記得第十集瑞穗讓貓咪複製一個自己遭到拒絕後,希和狗狗的對話嗎?

希問狗狗:“那也就是說,我們被複制過來發生漂流是因為它嗎?”

狗狗:“嗯,很可能是的,但這也和長良創造世界一樣,只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和這種現象產生了聯繫。”

這很像是每個人帶來的因果鏈,正如博爾赫斯寫道:“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意味深長的、難以測度的過去催化而成,都是由因果之鏈推演而成。當然,沒有什么最初的因,每一個因都是另一個因的果。每一個事情都指向無限。 ”

每個人是意識,是因果,卻又因因果,再次創造了改變的可能。


回去後他們的人生會變得有意義嗎? 長良和瑞穗回去後,因為孤獨感,長良開始懷疑這場漂流的真實性,好在,瑞穗和他說了話,兩人在墓地聊起了那場漂流。

長良:“你還記得啊”

瑞穗:“嗯,打工很辛苦?”

長良:“還行吧”

瑞穗:“我要不要也去打工呢?租一間小公寓,領養一隻貓”

長良:“能不打工就不要打工了,還有很多必須要做的事情”

瑞穗看了一眼長良。

長良:“我知道不會有任何改變,心裡也很清楚”

瑞穗:“這裡是你自己選擇的未來吧,反正我們改變不了世界的,所以沒關係的,你還記得之前和我說過的這句話嗎,現在的你還這么想嗎?”

長良:“嗯,世界果然是無法改變的,但這依然是我自己選擇的世界,現在回頭去看,那只不過是概率問題, 一段時間後就看不去區別了,總有一天這份感情也會遺忘,最終重蹈覆轍,我不知道希還是不是我認識的那個希,但這是她所期望的未來”

長良的內心開始搖擺了,他擔心一切又將沒意義了。

兩人分離之際,瑞穗說了句非常非常點題的話:

“別擔心,沒事的,只要你體內還留有在那座島上的自己,就沒問題的。”

是的,我們會死去,時間會再次平均意義,一切都將變成徒勞。但只要學會跳躍,把經歷化為感受,存在你的身體裡,變成意志,也許就能像西西弗斯一樣,坦然地,面對這荒誕重複的人生。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10張

送給我的《漂流少年》 。


相關閱讀書目: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11張
西西弗神話
9.3
(法)阿爾貝·加繆 / 2021 /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12張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9.5
(美) 亞隆 / 2015 / 商務印書館

“希必然會消失,長良和瑞穗一定能回去。”——讓我們用存在主義理解《漂流少年》 - 第13張
存在與時間
9.3
[德] 馬丁·海德格爾 / 2014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動畫信息

漂流少年
中文名:漂流少年
原 名:Sonny Boy
又 名:サニーボーイ
首 播:2021-07-15(日本)
IMDb:tt14642342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