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飯一蔬,而是“你的名字”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07 22:46:35 作者:羲和 Language

誠意的等到上映後並憋了許久不看任何劇透認真安排一個下午,在大熒幕前淚目看完全片,對喜歡新海誠許久的“粉”而言也是難得。縱然是隨著年長越傾向大眾化、理想化商業化片觀看情趣,所以就這樣的happyending結局,也是我想看到的新海誠。 對老吳來說感觸良深就難免想嘮叨幾句。對此片很多褒貶不一的評論有“新海誠”標籤系的回顧—“壁紙大師”“宮崎駿的接棒者”,或是島國“時間系動漫”新篇章,亦或言過其實的又一場日漫營銷,等等。這些我都不想再附著或延展,只是想對自己的“淚目”感情觸發有點交代。 “靈魂交換+時空交錯”讓本片的敘事層次變得複雜也更精彩可看,只有在理清了本片“時空”的脈絡,才能點點觸及“瀧”和“三葉”的感情推進,到達最後“相逢”也是錯過。先不論本片關於“時空理論“的嚴謹度,畢竟這只是作為故事推進的基礎。老吳在理解此片時更傾向於其立足點仍是“平行時空”理論框架,而為了避免出現在脈絡中“暈菜”,先確定一個本片設定中無論在哪個時空都不變的事件點:“2013年10月4日晚8時42分前彗星碎片墜落糸守湖畔”。(大家請務必牢記這個時點) 第一次交換髮生,2013年9月2日的“三葉”(其實身體裡是“瀧”)醒來,然後好笑的“摸胸”梗出現,可愛的妹妹四葉登場,這組鏡頭很短;接下來就是真正的“三葉”出現在神社居屋,外婆和四葉感概她回覆正常,然後在“三葉”的視角下去學校,夥伴、三葉老爸登場,(課堂黑板清晰的時間標註“9月3日”),然後三葉在自己筆記本上發現“你是誰”的疑問,而這之前三葉在和小夥伴聊天時說自己做了奇怪的夢。在這一天內的場景,基本交代出了三葉的生活環境,周邊的親朋好友,以及她厭倦的“小鎮生活”—鎮上沒有任何能吸引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物件,連個咖啡廳都沒有;熟人社會的周邊都看不慣她的鎮長老爸,高中同學不理解神社這樣的存在,還有嚼口酒這種敬神之物,即便是三葉自己都覺得嚼口酒的產生多少有點“變態”…就是這樣的環境下,小夥伴共識是,三葉有很大的生活壓力;在神社儀式結束後,從神社半山臺階上三葉大喊來發洩心中的不滿:希望成為生活在東京的帥哥!然後…“三葉”交換到了2016年9月4日“瀧”的身體…繼續還是在“三葉”視角,(此時三葉以為是自己的夢境)慢慢進入了“瀧”的一天的生活。但當三葉以為夢境結束,醒來後通過周圍親人和朋友們的反應,發現“自己以為在做夢時”有其他人代替自己而過了一天。這時切換“瀧”的視角在三葉身體生活的鏡頭講述,瀧和三葉開始瞭解到發生了交換,並且為了保證不讓不定時發生的交換打亂各自生活而訂下協議、日程互記、進而互相幫助對付對方生活中的難題(三葉幫瀧打工、不斷接近瀧暗慕的前輩,瀧幫三葉收拾了說她是非的高中同學),其實少男少女的感情很簡單,從好感到喜歡就是這種新鮮刺激的朝夕相處(這種親密是更深入的,成為對方而活) 有的感情,如果說是在分手後,你不自覺的成為了ta;那也有的感情,是你成為ta了,所以最後愛上了成為的ta。 我這樣的觀者,覺得雖然前三十分鐘鋪墊不長,除了交換生活這種刺激外,未曾真正碰面的少男少女生活是非常簡單日常,但是愛情的養分,也足夠了。所以這個視角的三葉在2013年10月4日早上醒來,淚流滿面;因為2016年的10月3日她終於以“瀧”的身份努力爭取到了和他一直暗戀的前輩在2016年10月4日那天約會,但是回到2013年10月4日自己身體的三葉,醒悟了對“瀧”的愛。而這個階段的交換,在“瀧”以三葉生活時,一個重要的劇情鋪墊,就是“瀧”跟著一葉和四葉進入“隱世”。這個情節很重要。一葉在此處告訴“瀧”關於“產靈”為何,而“繩結”作為“產靈”的載體,正是“瀧”和“三葉”產生糾葛的聯結;“瀧”將三葉的嚼口酒送入隱世封存,就是將三葉的“半身”保存在了隱世,為之後的情節推動又做好了伏筆。但彼時,“瀧”和“三葉”只知道雙方之間糸守鎮和東京的距離,並不知道“三年之差”。而當“瀧”在“彗星降臨之日”的白天和心儀前輩約會後,發現在這個“交換”過程的羈絆裡,對三葉好感的種子早就默默發芽而向心底深處根植成一份厚重之情(我個人覺得者裡還不是“瀧”對“三葉”愛的覺醒,“三葉”對“瀧”的愛的覺醒要稍早一些)。故當“瀧”在聯繫不上“三葉”時,展開了尋找糸守鎮之旅。這一段情節是我非常喜歡的。而有的評論覺得這段情節展開推動有點單薄,因為在“交換”過程中好像並沒有什麼促進感情推動的鋪墊。我卻覺得,這種朦朧感情的捕捉已經很充分了。那種懵懂的年紀,最美好時刻莫過於心動之刻,卻不確定的猶疑,而又有很多向往,卻又反覆…那不正是青春嘛?所以當“瀧”完全失去和“三葉”聯繫—留下電話打不通、“交換”也再未發生,陷入一種痴迷狀態的“瀧”(他還不知道那個地方確切地叫糸守鎮),憑記憶描摹出記憶裡神社的佈局外觀,小鎮半山鳥瞰的湖景,而後就毅然踏上尋找之旅。最後在一個拉麵館知道這個夢中之地竟然是三年前被彗星隕石衝擊消失的小鎮,“宮水三葉”赫然列在死難者名冊,“瀧”仍心有未甘。此時,關於“隱世”、“半身”和“嚼口酒”的記憶湧現,驅使“瀧”再次憑藉回憶去到了“隱世”,喝下封存了三年的“三葉的嚼口酒”。變化真的發生了。“瀧”看到了自己怎麼也想不起卻一直當手帶戴著的繩結和三葉之間的聯繫—當時還不知道和“瀧”有“時差”的三葉到了東京,遍尋不到卻在地鐵上遇到“瀧”的三葉發現這個本該熟悉自己的“瀧”看到自己竟毫無反應,脆弱敏感的少女第一反應是感快離開(其實我覺得這個情節設定對感情的表達是很真實貼切的),而倉促下車之際,少女的繩結髮帶被少年拾到就此一直戴在手上。雖然是很戲劇化的橋段,這種羈絆的美好就像人們始終願意相信冥冥之中的天意賦予愛的神祕感而欣然接受。 到這裡其實可以捋一捋時間線索了。 時間一線:最早出現的第一人物瀧視角,是位於“2016年9月某日”的“瀧”,對於這個時空點的“瀧”來說,2013年10月4日的彗星事件已經發生,而隨著糸守鎮的毀滅,在2016年9月這天的時點“三葉”是已經死亡了的;但是封存“三葉半身”的“嚼口酒”靜靜安置在“隱世”。在這個時間線上,對此時“瀧”而言2013年10月4日那天他就收到了當時認識他而那時的“瀧”還不認識的三葉的繩結。發生“交換”進入的“瀧”的生活就是這個時間線展開的。 時間二線:第二齣現的人物三葉視角,“2013年9月某日”的“三葉”,這個時點“彗星事件”已臨近尚未發生,“瀧”進入的生活就是這個時間線。 時間一線和時間二線可以理解成“彗星事件”前後的人和事都沒變化的平行時空。因為時間二線在“彗星事件”時,三葉仍然是和小夥伴參加秋日祭後在山頂迎來了“小鎮毀滅”。時間一線和時間二線在2013年10月4日後,糸守鎮和三葉都不存於世了。 但是,時間一線裡的“瀧”喝了嚼口酒後,時間二線裡(其實也可能是其他時間線的,因為即便平行時空之前的時間事件和人物也可能是經歷一樣的)本來已經身滅的三葉的半身釋放了出來,再次進入了時間一線裡找到“隱世”並喝下酒的“瀧”的身體。而此時的“瀧”因為喝下酒再次和一個新時間線的“三葉”發生“交換”:我個人傾向於“瀧”以“三葉”的身份在10月4日早上醒來不是時間倒流,而是開啟了一個新的時間線—在此處稱為時間三線。 時間三線裡的“三葉”意識裡是“瀧”,因為知道災難將會到來,所以這個時間線裡的三葉沒有去東京找“瀧”而是先說服小夥伴後一起共同想辦法拯救小鎮居民。當黃昏時分,跑到隱世山頂處的時間線一的“瀧”和時間線二的“三葉”終於在日落之後相見了。 相見亦是離別。最讓人難以釋懷的感情,可能是還沒開始就已結束。時間線一的“瀧”回到了自己身體,對於這個時空來說,發生的不能再改變,有的無法再填補的缺失,今後只能偶懷遺憾,可生活也在繼續。 時間線二的三葉半身慢慢融入時間線三裡的“自己”,因為“瀧”進入隱世的“交換”行為對時空產生了影響,因此時間線三裡的三葉沒有去東京見“瀧”、也就沒給“瀧”繩結,羈絆的聯結被打亂;因為這種羈絆的打亂,時間線一的“瀧”時間線三裡的“三葉”都開始忘記對方名字(沒有羈絆也影響了之前發生的“交換”)。但是時間先裡的“三葉”在時間線二里“三葉半身”影響下,對於拯救小鎮這個事情牢記深刻。在和小夥伴共同努力下,小鎮雖仍毀在了彗星隕石撞擊下,但所有居民避難及時都得以倖存。 時間線三,災難後。同個時空的三葉和瀧都已記不得對方的名字,但都覺得自己一直在尋找著什麼。羈絆雖然不在了,即便時間線一和時間線三的“瀧”同時都記不得生命中有個重要的少女叫“三葉”,有種模糊的“愛”的記憶卻一直留存。時間線三裡的“瀧”是幸運的,一飯一蔬,一呼一吸,日復一日沒有磨滅那點“似曾相識”。最後宿命還是在冥冥之中的站臺交錯,熟悉感牽引彼此再次相逢。這個時空裡的“瀧”和“三葉”最終沒有再錯過。 ps:以上觀點不一定是影片正確理解,謹代表本人觀點。碼字辛苦,文亦不短,如有耐心讀完交流,敬謝!如有認同轉載,望標明出處!再敬謝!

動畫信息

你的名字。
中文名:你的名字。
原 名:君の名は。
又 名:你的名字 / 君之名 / Your Name / Kimi no na wa.
首 播:2016-12-02(中國大陸) / 2016-08-26(日本)
IMDb:tt531151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