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寫小孩子間的“愛情”?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17 19:35:44 作者:熊非熊 Language

看過一些宮崎駿的動畫片,裡面的主人公大多是少男少女,而這部片子裡的宗介和波妞還只是幼稚園的年齡。有一個問題多少讓人費解——電影為什麼要講述幼兒園小朋友之間的“愛情”,而不是兩個成年人之間的感情。我用“愛情”這個詞並沒有超出故事本身的設定,因為人魚女王在說到宗介和波妞的感情時,用的就是“愛”字,而且她還說“只要宗介能愛著波妞不變心,波妞就可以一直做人類而不會化為海里的泡沫”。

宮崎駿的電影不僅畫風純淨,故事也很唯美,他不過多涉及人性的幽暗,而更願意展現世間之美。除了這部《懸崖上的金魚姬》,像《千與千尋》、《哈兒的魔法城堡》等也都或多或少講述了朦朧的少年之戀,它們與成年人之間的感情相比顯得更加純粹。宗介喜歡波妞就只是喜歡波妞本身,無論她是金魚還是小妞,有魔法還是沒有魔法都一樣的喜歡。宮崎駿知道在成人的世界裡也有“愛”,但這愛總很難脫離世俗的考慮、慾望的糾纏,家事、學歷、職業、容貌即使自己沒有意識,事實上早已影響著一個人的愛情觀。但宮崎駿心裡更期待的應該是脫離了世俗,純然發自內心的喜歡,這樣的愛情才夠純、才夠美。

而宗介對於波妞的喜歡,不僅超出了俗世的眼光,甚至已經超越了人與魚的界限,波妞是小金魚他喜歡,波妞變成了小女孩他也喜歡,因為波妞就是波妞,不是其他任何的人可以取代。影片中有一段,宗介到了幼稚園後,有兩個小女孩先後來找他玩,宗介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禮貌卻不熱情,因為他心裡掛念的是藏在樹蔭底下的金魚波妞。當久美子說波妞太胖不好看,並被她噴了一身的自來水後,宗介也毫不猶豫地站在波妞一邊。由此,金魚波妞與女孩同學在宗介心裡的分量,孰輕孰重也就一目瞭然了。

故事裡,一個叫藤本的男人總是與黑魚一般的海浪相伴,並且一次次地要把波妞帶回海里甚至看管起來,咋一看怎麼都會覺得是個“反派”角色。但隨著劇情的推進,才發現原來這個怪異的海底魔法師其實是波妞的爸爸,他之所以不讓波妞到陸地並遇見人類,是因為他覺得人類太髒,更擔心波妞受到傷害。波妞的爸爸,雖然看上去神祕兮兮而且不近人情,但他也是無數女孩爸爸的化身。他們總是要“保護”自己的女兒,總會盡力避免她們進入危險的環境,並接觸危險的人物,即便是她們的戀愛對象也不例外。因為“她們喜歡的人如果不能一直對等地喜歡她們,那麼女孩們可能會被變成海里的泡沫”。藤本的擔憂讓我想到了《海的女兒》,好在這是一個暖心的故事,最終波妞和宗介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然而,爸爸再無微不至的關心,對於戀愛中的女孩而言都是一種“拘束”,她們都會用力去掙脫,哪怕付出“生命之水”洩露,並導致海浪滔天的後果,也義無反顧。

波妞為了和宗介在一起,她的魔法消失了,她從神奇的小金魚變成了普通的小女孩。這是波妞為了宗介而做的改變,她既是自己也不再是自己,波妞的活潑調皮沒有變,但波妞的樣子和魔法都變了。然而,在宗介眼裡,波妞還是那個波妞,無論她是人還是魚,都是他喜歡的波妞。故事裡波妞的魔法,其實是作者的一個隱喻,每個人都可能會有一些身外的附加之物,它們可能是家境、財富,也可能職位、工作等等,如果別人是因為這些而喜歡我們,那麼一旦“魔法”消失,喜歡也就一併消失了。然而,宗介對於波妞的“魔法”則是一種有則欣喜,無則不憂的自然心態,因為他真正在乎的是波妞自己,而不是她身上附著的“魔法”。

也許在宮崎駿的眼裡,最好最美的愛情是應該在孩子之間的,因為只有他(她)們才會不在乎彼此是否有魔法,不再乎對方是人還是魚,而只在在意自己心底的“喜歡”,這才是純粹的愛吧!

動畫信息

崖上的波妞
中文名:崖上的波妞
原 名:崖の上のポニョ
又 名:懸崖上的金魚姬 /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 崖上的波兒(港) / 懸崖上的Ponyo / Ponyo on the Cliff by the Sea / Gake no ue no Ponyo
首 播:2020-12-31(中國大陸) / 2008-07-19(日本)
IMDb:tt0876563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