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的背後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03 04:18:31 作者:裳息 Language

我並非新海誠本人,不會知道導演的真正表達意圖,但我不想說新海誠的敘事能力弱,因為在新的兩部長篇中都看到了他一直探討的主題,時間與堅持。其敘事艱澀和其探討的嚴肅性應該是成絕對關係的。
新海誠喜歡孤獨,喜歡在時間中尋找自己的目標,然而生存的艱辛以及這個社會的各種妥協相信在他的心中也是難以忘懷的。他的思考基本上是圍繞這個主題的。只是他加進去了一個全新的概念,“速度”
從心之聲開始到秒速五釐米其實說的都是速度,從夢到未來的速度。這個速度在三個維度上相互關聯,追尋夢想的維度,走向未來的真實時間的維度,感情的維度。我總覺得新海誠與其他人最大的理解不同是,他認為表現在這三個維度中的這個速度有著極大的張力,可以在瞬間永恆,也可以話漫長與回眸一撇。它們如此統一,如此收放自如,卻又浸透時間,在新海誠的筆下這速度從來是主宰全片的核心。
心之聲是探討的最淺的一篇,只是一個引子,很形象的表現了這個速度的張力,並且用了一個具象的短信去衡量三者之間的價值。夢想的那個維度似乎新氏還沒有想好如何統一在其中,只是用聯繫的瞬間和等待的永恆以及真實時間的流逝這同一種速度的兩種表現維度體現出來速度的張力,將夢想一帶而過,但即便如此,其通篇敘事亦富於出色的魅力。
個人認為這篇《雲》是其思考的最多,探索最大的一篇。他嘗試將三種維度完全統一在一個速度之下,所以他設置了一個饒人的東西,正是這個東西讓很多人蒙了——那個塔。
那個塔是什麼東西,其實那個塔就是將三個維度統一起來的一個橋。塔自身有三個屬性,即塔是夢想,到達塔的40分鐘是到達夢想的速度;塔是真實流逝的世界時間,塔本身象徵這大國之間戰爭事態炎涼,分裂與背叛,歲月老去;塔是情感的聯繫距離,實際故事的女主角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是塔的同體,塔就是女孩,女孩就是塔。當塔置換空間時女孩沉睡,當塔是男孩夢想的時候女孩也是,但塔不完全是女主角,其實塔是女主角屬於夢的那一部分。
這塔能做什麼,很多陷在科學圈套裡面的人去研究什麼多元宇宙,其實塔就是一個夢,一個以一個目標而將目標周圍變成不現實的夢的空間,其實就是“夢”塔的絕對座標是約定之地,是我們少時的追尋。塔的周圍那置換的空間,如同少女的夢,男孩的瘋狂計劃,都是因為目標而改變了的現實空間,也就是那顆尋夢的心。
塔還是什麼:是聯繫,聯繫著真實世界時間的推進——戰爭的推動因;同樣是聯繫,聯繫著少年時代與後來世界唯一不變的東西。
也就是說,新海誠所有的表達都是通過這個塔來實現的,有了這個塔故事就好說了。在最後短短的40分鐘內,速度的瞬間張力完全將三個維度統一起來:當飛機飛向那個塔時,40分鐘是夢想的距離,是面對愛情的距離,是與過去瞬間相連的距離。
那為什麼要炸燬塔,因為他要面對的是距離的終點,而不是因為這個距離所承受的漫長速度——那個表現為置換空間和常年沉睡的女孩以及長期相隔的兩岸的實體。
所以新海誠在《雲》中很積極的表現了他的真實期望,有著一種徹底打碎世界的決心。即,我們需要夢想,而我們追夢的過程是如此的殘酷,他離散了親情,否定了友誼,沉睡了愛情,扭曲的時空,分裂了國土。我們面對的世界是如此的骯髒和醜陋。但我們同時,我們希望如炸燬這座塔一樣,徹底拋開因為追夢的過程的異化而變得醜陋的周圍,我們將漫長的時間回溯初始的瞬間速度,驀然回首間如散去煙霧般拋開歲月對我們的改變,而看到雲端我們少時純粹的夢想,那個雲端的地方。
稍微通俗點就是,我走過了前往夢想的路,但我站在路的盡頭回望,拋開一路的塵泥,將瞬間的目光劃過漫長的等待,於是我將所有因為守望的時間和歲月而變得泥濘、沉睡、離散的那些一一喚醒,用瞬間的速度走向夢想本身,而最後會發現,那夢想本身就是被瞬間話的等待。
《雲》是慷慨激昂的,充滿了新海誠的追尋和決心,那最後登飛機前的那段我總是想起魯迅的《在酒樓上》——一個經歷過塵埃投降世界的人終於有一次贖罪的機會看著另一個更完美的自己去追尋自己當年的東西。
但《雲》太理想,太真誠,以至於世界並不太理解,也許新氏本身也不相信,所以《秒》誕生了。這是一個更為溫和,更為實際,更為悲觀,也可以認為是更為成熟的速度。
與《雲》的基調完全相反,《雲》先慢後快,是用回望的氣勢劃去了一路風塵。《秒》則是先快後慢,用世界無限的時間拖垮了思念與努力的速度,有著一種櫻花消逝於瞬間的悵然與孤獨。
秒速五釐米是什麼速度:同樣三個維度,思念的維度,那顆櫻花樹下掉落的櫻花代表思念的速度;理想的維度,火箭發射中望向天際的那一縷目光。真實時間的維度,這個是隱藏的,即青春中所代表的前兩個維度瞬間逝去的速度。
《秒》三話中第一話是青春中第一種速度詮釋,本身就如同《心之聲》想表達的意義,無論多長的距離和等待可以同一在櫻花下落的瞬間,只要心靈相通,速度在想象中都可以瞬間完成。這是秒速五釐米的第一重詮釋,積極的。
第二話,代表漂泊,看似積極,實則消極,男主角在鹿兒島將自己的目標已經虛化了,成了那個置換空間的塔。不但將自己的愛人虛化了,也將自己的未來虛化了,而這種虛化那種望向未來的目光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做的。
第三話是一個完全的哀嘆調,將這一虛化的結果表現出來,最終那個塔置換了空間,也就失去了自身。所以最終追尋的目標一個也沒有,追尋的過程也沒有統一。而最後上電車時統一在對過去的記憶和懷念中。這是秒速五釐米的第三個詮釋,即那個如櫻花般漂亮而如櫻花般在記憶中永恆的夢想的速度。
所以《秒》是《雲》的反向,是一個思路的兩種寫法。《雲》是浪漫主義的,《秒》是現實主義的,但速度的張力對於新海誠來說才是永恆的。
當我們帶著夢想走向生命的盡頭,夢想是什麼,生命是什麼,都不真實。愛情,友情,親情,政治,世界,只會離得更加遙遠。只有那份速度是真實存在的,長至一生,短在一瞬,咫尺天涯,裡面卻有著人生所有的旋律。這就是新海誠能告訴我的,我並不知道是否他真的也想這樣去訴說。

動畫信息

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
中文名: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
原 名:雲のむこう、約束の場所
又 名:雲的彼端,約定之所 / 到雲的那邊再見 / 夢飛天涯 / 雲之彼端,約定之地 / The place promised in our early days
首 播:2004-11-20(日本)
IMDb:tt0381348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