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onster,the one outside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6-29 19:02:07 作者:安都林 Language

真正的怪物,到底是哪一個?這是關於monster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討論的人不少,但遠遠不夠。

約翰,是最顯而易見的怪物,約翰變成怪物的原因,似乎已經不需要作更多的解釋。

“每個人的心裡都藏著怪物。”是進一步思考得出的結論,但若止步於此,則與未作進一步思考無異。

浦澤直樹為monster安排了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東西德的分裂,以及社會主義德國為了培養“超人”而進行的人性改造實驗:朗讀會、511孤兒院,諸如此類。

如果浦澤直樹僅僅是想表達出“人性本惡,需要用愛與信念加以約束”這一觀點,那麼大可以安排一個當代出生的角色,因為社會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系列扭曲,最終變成毫無人性的怪物。

為什麼偏偏是社會主義德國,為什麼是權力機構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人性改造?為什麼這是一個anti-parent而非anti-human的故事?你看作品中那麼多魅力直逼主角的配角,無論是曾經的殺手還是如今的黑社會保鏢,僅僅是出於內心中尚未泯滅的一點良知,或是由於旁人給予的一點感動,就能作出飽含愛與正義的舉動,難道他們不也是內心裡藏有怪物的平凡人嗎?為什麼當時就美少女戰士了,而你一點都不感到突兀?

為什麼,主導實驗的都是一群想要培養出“第二個希特勒”的理想主者?(請在理想主義者下面畫重點符號)相比之下,美劇中常見的“政府被幕後資本家所操縱,一切陰謀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不是更時髦,更“人性本惡”嗎?monster的這種歷史設定難道僅僅因為浦澤是個德迷嗎?

作為編劇,難免要為普通的故事設計新穎的包裝。但我卻不相信monster的歷史背景僅僅是一個包裝。有人說monster的結尾無力,因為約翰早在進入511孤兒院之前,就已經為了保護妹妹安娜而變成怪物。我卻不這樣認為。

約翰是代替安娜變成怪物,而安娜又是因為朗讀會而身陷變成怪物的危機,朗讀會則是納粹份子利用優秀人種培養育出“完美”下一代的實驗產物……怪物在約翰的人生中經歷了“外—內——外”的演化,恰與“人類為了自保而建立起外在的權力機制,權力慾反過來成為人性的一部分,最後外化為殘害人性的外部體制”這一過程相一致。

沒錯,無論這個答案顯得多麼老土,多麼武斷,我還是要說,monster裡面真正的怪物,乃是權力,更武斷地說,是體制。

當然現在攻擊體制的公知們是已經成為各路理客中的笑柄了,但實際上,要真正得出“怪物是體制”這樣的結論其實相當困難,其難度約等於在美國知識分子界(包括左派大本營好萊塢)堅守真正的右派立場。因為得出這一結論,你首先需要一點基本的歷史素養,其次需要某程度上的經濟常識,最重要的是具備相當健全的道德感。而你知道“站在道德制高點”是當今的一大重罪。

相比之下,你只要具備少量文藝、科普作品的閱讀量,就可以把種種罪惡一股腦地扣到“人性”頭上,從此免除種種深入分析的麻煩。

記得高中班主任講到Communism理想的實現時,曾經問過全班同學是否相信這一理想實現的可能性,當時,班主任本人的態度並不樂觀,因為她不相信所謂的“人類思想的高度覺悟”。現在我覺得,班主任還是過度樂觀了。縱觀歷史,類似的“高度覺悟”確實存在,真正可怕的是,所謂反對私有制的“覺悟”,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存在。也因此,Communism語境下的“覺悟”往往需要以“改造”的方式實現,而通過改造得到“完美的新人類”,恰恰是Communism、511孤兒院的主導者,以及納粹思想之間的共通點。

他們是理想主義者,他們容不得人性中永遠矛盾的善與惡,他們想要“解放”人性,他們認為一切倫理道德都是後天“構建”的產物(福柯的忠實信徒甚至認為強姦與握手無異,一切都是“社會構建的恥感”作祟),因此人性可以任意“改造”,他們自信可以在滿目瘡痍的人間建立天堂,方法是滅絕一切不適合在天堂居住的居民,他們製造了大清洗,奧斯威辛,以及511孤兒院。

他們配不上“創造”一詞。

可他們忽視了深深根植於人性中的虛無的力量,他們忘記了倫理的根基並非理性所能把握。

失去了記憶與善惡之心的約翰,並不想成為什麼“第二個希特勒”,完美的雅利安人種在其心中毫無意義,“對所有人都平等的只有死亡”、“瞄準這裡”等言行充分表明了約翰被剝奪人性後的可怕而悲慘的後果。幸好約翰還有妹妹安娜,或許正因為如此,正因為“世界上只有我和安娜(是人)”這一觀念,約翰才保住了最後的一絲人性,也是他唯一的恐懼(失去關於安娜的記憶)。

跟那些憧憬完美超人的理想主義者相反,另一個來自511孤兒院的悲劇角色——古利馬,向最早培育怪物的心理學家大聲疾呼:“破壞人類的善惡本性有何意義?喚醒人類內在的怪物有什麼作用?人類……一定要覺得飯菜很好吃,放假到郊外野餐,一定要覺得很開心,下班之後喝一杯啤酒,一定要覺得很美味……人類在自己的孩子死去時,一定要覺得悲痛欲絕……”

在511孤兒院中被洗腦而失去記憶的古利馬,連哭笑之類的反應都無法做出,甚至因為在孩子死去後無法表達悲痛而被妻子所離棄,卻由始至終地堅守著人性的價值,竭力以微笑面對一切。古利馬臨終,突然因為孩子——而非自己的死去而難過起來,“因為自己的孩子死了,現在覺得很難過。人類……不能抹殺自己的情感,情感只是迷失在一個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就像寄給我的一封信,經過幾十年後,才送到我的手上,這才是真正的悲哀……抑或真正的幸福?”

慘遭扭曲的古利馬,幾乎是憑著情感本身,而非理性(歐陸)或經驗(英美)去把握情感。情感面前,哲學是何等無力?“超人蘇坦納”最終變回了人類,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肯定浦澤直樹絕不會滿足於“怪物即是人心”這樣一個簡單粗暴的結論。

將人性之惡歸咎於人類本能,類似觀點由於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及道金斯之流的科普作者而濫觴一時。事實上,《自私的基因》一書的擁戴者都應該去找古爾德的《自達爾文以來》進行比照閱讀,反正我覺得把人腦跟AI相提並論這種論證手法,跟那些誕生於法國咖啡館的20世紀思想無甚區別——隨意,看似高冷,適合文青裝逼之用,實際上缺乏底蘊。而其直接後果則是對惡的放任——既然惡是人性,既然我們所有人都是一個潛在的怪物,那麼惡行便是無法糾正,因此也沒有糾正的必要。

然而比起“勝者即是正義”這種無比中二的臺詞,我卻偏偏覺得,能夠讓筆下角色說出“正義一定會勝利”(聽上去多麼幼稚)的作者具有更大的魄力。

西蒙娜薇依曾經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現實中的惡,無比醜陋令人厭惡,但若出現在虛構作品中則會充滿魅力——參考約翰;反之,真正的善舉如同凌空飛行,出現在現實中會令人驚歎,在虛構作品中卻乏善可陳。唯有真正的天才與大師方可創造出完全正義與善良,同時具有魅力的角色,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梅詩金公爵。浦澤的天馬醫生與古利馬,多多少少達到了這樣的高度,這實在讓人不得不為之肅然起敬。

當今仍有人為Karl Marx的著作辯護,稱其只是受到了當權者的扭曲(與儒教同出一轍),然而卻無法解釋為什麼Communism所到之處全都以同一種方式——屠殺、掠奪——去扭曲The Communist Manifesto 和Capital;當今有人大呼民主的弊端與虛假,聲稱低素質人口無法實行民主,他們卻沒有想到,或有意忽略,在非民主環境裡,低素質的烏合之眾們很可能不僅是與精英們平起平坐、令人生厭的選民,更可能是騎在精英頭上的領袖。511孤兒院的創立者和倖存者,並非總像華爾夫將軍和約翰那樣文質彬彬,溫雅博學的。如果三胖開車沒有軍警開路,你以為他就會打遠光燈來著?

我想,無論浦澤直樹有意還是無心,這就是monster所傳達出的寶貴理念:人性充滿缺陷,但依然可貴,且不可改造。無論你面前是唯利是圖的統治者,還是滿懷理想的改革者,一旦他宣稱可以通過某種手段去塑造、解放人性,他就是潛在的怪物製造者。古利馬死前的話應該被記住,人是不能放棄情感的;法蘭斯・波拿巴達對安娜所說的話應該被記住,“人可以變成任何東西,而你是美麗的寶石,所以絕對不能變成怪物。”

哪怕在現實中,情感的同義詞幾乎就等於“弱點”和“死因”,這仍然是我們唯一值得自豪與珍視的事物。完美中立之類的玩意兒還是留給511孤兒院的看守大媽們好了。

動畫信息

怪物
中文名:怪物
原 名:MONSTER
又 名:None
首 播:2004-04-06(日本)
IMDb:tt0434706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