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版的《牡丹亭》,表現力不夠,套路滿滿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07 22:52:45 作者:小唯 Language

這幾天朋友圈全部被《你的名字》刷屏了,之前真的從來沒有聽說過這部劇,然而彷彿一下子就出現在了朋友圈。好奇之下還是買電影票去看了。
    剛入影院,有朋友發微信,確實就沒有認真看,待我認真看時,怎麼覺得這劇情那麼的熟悉。慢慢的就發現,哦,這不就是現代版的《牡丹亭》麼?女主對自己的現實生活不滿意,於是一夢認識了男主,相識、相愛,最後為愛復生...當然,文學性完全沒有可對比性,《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等等臺詞,讀之,口齒生香。而《你的名字》中,我真沒有記住任何經典臺詞。
   不同之處在於,這個交換了彼此身體,進入了彼此的現實生活,後是因彗星毀村而死。而《牡丹亭》僅僅是夢中邂逅,是因思戀成疾而亡...
    而說到彗星,又會覺得滿滿的套路,日本動畫片中,主角的母親,基本上都是早逝;而在災難片中,主角都是奔走救世,而民眾和當權者都不會相信災難的降臨。
   而且這不同於以前看的日本動畫電影,總覺得日本動畫電影都很溫情,而這部劇中,總感覺人心是險惡的,比如村民看見三葉和敕使走在一起的譏諷,劃破奧寺裙子的顧客;而親情,也是很淡薄,每次叫三葉起床都靠吼叫的四葉,神神叨叨的外婆,以及離家從政的父親,稍微有點溫度的友情,在瀧尋找三葉的途中,也是自顧自玩,並沒有起到友情的多大幫助。
   作為擅長動畫片的日本來說,動畫片的畫面總是很美的。但這部劇中,畫面美的沒有任何象徵意義,彗星的毀村,除了編劇的腦洞大開,完全沒有任何可借鑑的現實意義,也扯不上環保的概念;結繩、外婆對神社歷史的表述,如果是體現傳統文化,表現力也不夠,而口嚼酒總讓我想到了高價的口嚼茶...
     總之,失望大於希望,但之所以還被這麼熱捧,或許,就是男女主因夢相愛,後雖然忘了你的名字,卻忘不了你的樣子,這種純情所打動吧。然而這因夢相愛的情節,在幾百年前的明朝湯顯祖都已經寫過了,可嘆今人,只看《你的名字》,卻不知《牡丹亭》,深深的覺得悲哀。
    一直覺得我們國家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優秀的作品,可嘆的是沒有好的電視電影去傳承,去發揚,反倒是被別國盜了創意,改編創造,然後國人再去追捧,然後,竟以為哪個是別國的原創,於是覺得別國的文化好優秀,於是崇洋媚外...豈不知,這很多其實是來源於自己國家...可悲可嘆

動畫信息

你的名字。
中文名:你的名字。
原 名:君の名は。
又 名:你的名字 / 君之名 / Your Name / Kimi no na wa.
首 播:2016-12-02(中國大陸) / 2016-08-26(日本)
IMDb:tt531151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