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興華 | 愛:跨過“你的名字”,投入你的糾結、晃忽、希望和按揭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04 05:43:12 作者:. Language

基於 2016 年 12 月 26 日第 2 稿,有改動

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電影《伊斯特河》(The Ister):

我有一個名字,叫斯蒂格勒。
但那枝上的鳥兒沒有名字,樹兒也沒有名字。
我家的狗倒是有名字,因為它是家畜,是人的動物。
它向某個名字作出迴應,是因為我收養(adopter)了它。
我也是這樣收養了我的名字。

德里達(Jacques Derrida)《論人名》(On the name):

我們是將什麼叫成了這個名字?在名字的名字下,我們理解的到底是什麼?
當我們給出一個名字時,到底發生了什麼?給出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給的其實不是一個東西,實際上什麼也沒給,但還是有什麼漸漸成形了。
實際上,取名時,我們給出了我們沒有的東西,比如普羅提諾(Plotinus)說的善。
首先,當我們必須要給出一個姓、命名無名的地方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然後,到底是什麼使專有名詞成了某種既獨特、又獨特地不可翻譯的姓、假名或匿名(cryptonym)?

拉懷勒(François Laruelle)《非標準哲學》(La philosophie non-standard)

過去返回,當前成為,而未來,則要靠我們回憶(sous-venir)出來。
未來是偷偷潛回(sous-venir)我們當前中的。
所有的未來都是某個主體的未來。(tout futur est futur de (pour) un sujet)

《你的名字》有哪些猛料?

互換身體的期望,也許是性壓抑後的倒錯,並不激進。

電影想寫的可能是東亞青少年的性別漂移(gender crossing,gender fluid),但最後不敢如此展開。

女生想到達男生的位置,男生想到達女生的位置——瓜塔裡(Guatarri)說,這是青少年的正能量應然的擺動。

成人一口咬定自己是異性戀,反倒不堪。

但電影裡的青少年只是向這個性別黑洞探頭張望了一下,沒敢下水。

就此點說, 《你的名字》對青少年的性別焦慮的表現是不到位的。

要我來拍,不如:女生到男生的性別位置上又蕩回來,到了半當中,不知自己是女還是男,而且回不到原來的性別了。這才激進!

互換身體,就太裝萌!

最激烈的位置是主動變性,既拒絕進男廁,也拒絕進女廁,才是真正的第三性別,到了起義者的位置上!

在眾多的既存選擇中,導演取了最安全無事的那一縷可能。


影片第二個較猛的地方在於,像折一團面擀餃子皮那樣處理時間,使故事的時段錯位、斷裂,又重新搭接,將已發生的事當作圖書館的卡片,一張張檢索、在當前重新排序,從今天不留情地清算過去,反覆修改。

既然未來是災難,那就殺回馬槍,拔亂反正,乾脆拆遷整個過去!

但導演下手時又手抖了,想浪漫地救贖災難前的過去,最後仍落進了俗套:

千年等一回、又錯失、終於弄清為什麼錯失。

要我來拍,乾脆走黑格爾式了:

已發生的災難是必要的,讓我們一路殺回舊石器時代,為了自己這段小愛情,重新組裝五千年文明,哈哈!

或者,展望明天時決不悵然,既然是我的戲,那就讓災難更心驚肉跳,加點難度係數,將它寫成一本災難-小說吧!我的未來必須為它而活,活進它裡面,必須對得起災難-小說的情節構思!

對保留劇目(代溝、戀愛受挫、災難、心靈得救等)的處理,打幾分?

災難,從來是蹩腳導演的大救星。

故事講不下去,讓彗星來撞一下地球吧,就有了很多事,結尾就好對付了。《你的名字》也患了這種慢性病。

但導演新海誠跳出了陳套,解構了好萊塢的《龍捲風》《後天》和拉斯-馮 特里爾的《憂鬱症》之類想表達的災難動機,將最大的災難當作已發生的事件,讓災後場景的安詳美麗帶給我們巨大慰藉:

等反應過來,我們已生活在災難後,在回顧災難。這是在給氣候危機中的我們打預防針呢。

還順勢把災難現場拍成了男女相愛的風洞,讓災難的核心成為優美的隔世相會的風景地。

這倒很加分!在電影中算高明的。

代際關係處理:不及格!

《你的名字》前五十分鐘毫無方向地糾纏代溝的主題,看得我想拍案而起!

表面上,導演們願意站到下一代那一邊,表現代溝如何使青少年痛苦,替他們爭權利,實際卻在表現青少年生活時偷賴,並且看錯了苗頭!

代溝是廣告商無腦編造的梗,是廣告營銷打入家庭的木馬。

實際上,為了推銷,資本主義廣告總在挑拔離間兩代人,滿是肉色生香地慫恿下一代消費者越出父母權威和傳統的指引,去表現個性,使家庭中人人成為平等的消費者——

你這麼大了,還是父母的好寶寶,什麼都聽他們的,看了廣告居然不流口水,丟人不?

腦白金的廣告中,還是買禮物孝敬父母呢,父母仍被拍得像螞蟻那樣可笑!

天殺的,一個消費者能有什麼個性!消費才有個性?照著個性去消費?

《你的名字》是片前廣告繼續潛伏在了電影中!

兩個少女與大人有代溝,並不代表她們個性特別,對吧?!

但不講代溝,如何呈現青少年當代生活中的掙扎?

代溝這一保留劇目的處理特別能看出導演有沒有腦子,幾乎是電影格調高低的分水嶺。


愛,電影裡表現為尋和等。

也許青少年電影本就不適合寫愛。

《你的名字》裡,當代青少年膩膩歪歪地愛起來這麼累,太勞保了,顯然不是火苗上竄的量子一躍!真想放下工作幫幫他們!

我們的動畫無腦地使青少年錯置身上的衝動,像做英語句型練習那樣生搬硬套郭敬明式的找對的人、等命定的人的愛的題海練習,好可怕!

要前世的前世已註冊的般配哇!這比考第一名難多了!

愛,像是配鑰匙!顯然是藍翔技校生更擅操作了!

一千年有多長,星系之間多少光年,都不管,就跪成了榮格的信徒:

聽自己的內心就行!

精神分析大師拉康(Lacan)說:

看透者最容易上當。
(Les non-dupes errent)

不想上當者,只能隔岸觀火地錯到底。

千年只等一回,結果等到的都是老烏龜,或者說,找對的人愛,是自殺未遂。

反過來,愛須上當,使自己孤立無援,像進黑社會交投名狀,殺個人,一開始就深度介入。

愛,須先付諸革命式行動,陷入困難,甚至失敗,再用更多的愛搶救。

哲學家巴迪歐(Badiou)《存在與事件》說:

尋求科學突破、搞新政治運動和從事先鋒藝術,都應該表面半推半就,實際是主動引火燒身,才能走出恆星般的主體軌跡。

《你的名字》陷入了甜蜜的青春主義:啊,光這樣萌萌和迷思,也很美好、很上鏡頭呢!

青少年又一次被出賣了!他們本來應該愛得最有力、最摧枯拉朽,為時代立標杆!

不光是他們的飲料,連他們的愛,都被郭敬明們代言了!這個萬惡的資本主義消費邏輯!

“青少年”這個說法,中世紀之前是沒有的。

這個群體是被現代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隔離、租養、展覽的寵物們的寵物。

他們需要找到自己的騎士,一起征戰、成長。

但今天,這些騎士只出現在電子遊戲和動漫中,充值才能成為戰友了!

萌芽之愛,本是反叛的引星。

巴迪歐說,這種反叛可以是對現存秩序的致命威脅。

斯湯達的《帕爾瑪修道院》《紅與黑》是青少年之愛,政治得山崩地裂、正面挑戰父母秩序。

它不光是五四式的為愛而與父母、家庭、傳統決裂,今天也應成為對全球資本主義秩序的人肉炸彈式的決絕反抗。

這本是青少年的政治、科學、藝術的投身入口,在《你》中卻表現成星座、N 輩子前的命定,和身體之間靈幻的編舞,成了孤獨的小個體之間走跳棋了!

青少年有愛,最後變成東京咖啡店飄出的奶香了。

在性別都被編碼的時代,愛也許應更激烈地走向深處。

在愛中,應該忘了自己的性別,勇敢地借宇宙的力量,愛得像造反,而不是使內心的願望像風箏那樣飄遠,以便憂鬱地唱響用不通順的作文句子表達的渴望。

愛,是自己的激烈,不是動漫或靈幻小說在宇宙深處幾萬年的等待,不是照資本主義廣告的要求,找到意中人、成為配套的產品、被蓋上合格產品的章。

哲學家海德格爾引用艾克哈特大師(Meister Eckhart)說:

愛,是自然通過一個人所愛的對象,去改造這個人。
(引自馬拉布《海德格爾變變變!》第 196 頁)

愛,是讓我的名字被不是千年、也許只是百年、可能是十年、也許只是十個月地等到的愛人深情喚出。

愛,是我跨過“你的名字”, 投入你的糾結、晃忽、希望和按揭。

德里達在《Khora》中解釋,喊出你的名字,是在鍵盤打空格鍵(spacing),一次次絕望地敲擊,最後驚悚地冒出來一個他者。

我們愛,愛的只是它,我的愛人只是冒名頂替,是我愛的他者的替身。

你的名字只是讓你冒你的名被愛、去愛的藉口。

是愛人幫我更好地愛和被愛,ta 的名字是我的愛的出發理由。

愛,只是開始的開始(to begin the beginning),是給自己取了很難寫的作文題目。

資本主義打破一切,讓人人都可被無窮替換,使我們成為自己的名字,將它銘寫到了皮膚上。

名字被當作指揮我們的符號工具,像牧民將家庭的姓燙到牛羊身上。

我們有名字、馬甲,但必須以它在花名冊的位置算數,就像徵兵時報出名字。

通過命名,資本主義市場既佔有我們,也隔離我們。

《你》的主題其實很嗲:只有千年命定的愛人喊出我的名字,才是我的真正歸宿;有了這種愛,我才成為我,你才是你。

你的名字必須通向你。只有在如此驚豔的災後風景裡,你的名字才如此引領著我愛你。

因為,我們天天抱著的電腦或手機,是永遠不會喊“你”的!

旁人也只是順著叫你的名字。

只有愛人口中的你,才是對“你“的人工呼吸。

“你”是在急救室中被搶救著的(susciter un Tu),巴爾特(Roland Barthes)說。

我們可以物化一個人身上的對象、上帝,但決不可以物化“你”。
(《如何共同生活》第 60 頁)

我在等著那千年等一回的愛人喊出“你”,來指示我的名字的坐落,給已登記的名字加進內容。

在此之前,如黑格爾所說,我還只是一個抽象意志,一切行動還只是廣播操般的練習、平平常常的青少年生活。

雖然,有時你像女主人公那樣按捺不住,想通過手機或電影離開這個位置,但連你自己都知道純屬徒勞:

你尋不到愛人的名字,最多隻能登錄某一網頁。

但你登錄了嗎?快填上你的名字!還有照片呢?身份證呢?手機號碼!

德賽託(de Certeau)對此作了人類學的反思:

這種用名字管理人的做法、名字先於個人主體的現代處境,

使活人成了符號。我們發現自己必須在一堆話語中變成一團意義的結合,變成一個身份。
“我”從這一暗晦和消失的肉體,從這一糾結而麻煩的生命,最後落入一個字的殘疾,成為一個語言的碎片,而這僅僅為了使身體得到名字,被別人讀出、引用…
因為通行的法則是,都在對我說:“給我一個身體,我就給它意義,就給你取我的話語裡的名和字。”
(《對日常性的發明》第 1 卷,第 219 頁)。

在社交網絡上,我們還巴不得使自己的名字與其他名字排排坐:我剛發的朋友圈,誰會點贊呢?

這時,要從中挑出一個名字深情以對,從“你的名字”走進一個被你叫“你”的愛人的世界,會多麼矯情!

呼喚出你的愛人的名字背後那個他者,因而難度更大了。

我們被自己和好友的名字淹沒了。

在朋友圈外,如何大大方方地深情和施愛呢?

勞倫斯的小說中,查特萊夫人這樣向愛人寫信:

現在我都停不下給你寫信的筆。
然而我們彷彿總是在一起,而且不離不棄,期盼重逢。
(Now I can’t even leave off writing to you.
But a great deal of us is together, and we can but abide by it, and steer our course to meet soon.)

微信中的戀人們還能如何深情而忘我地“在一起”嗎?

網民將真名交給了社交網絡的源文本——屏幕後的算法構架來擺佈,必然已部分地交出了對“名字的命運”(本雅明)的控制權。

“你的名字”是將你晒到網上的衣架鉤子,我們在社交網絡中出賣了自己和朋友的名字!

所以,《你的名字》也許是悲壯地表達了時代的情愫:

我們的身體在甜食和外賣之間盪鞦韆,我們竟更想“愛”了,因為愛更不可能了!

資本主義:電影中,手機刺耳的嗞嗞聲,時時打斷敘述。

今天應該如何看電影?

進了麥當勞,你對經理說,雞翅我自己烤,漢堡我自己做,飲料我自己倒。麥當勞就像你的廚房。

看電影也應如此!

坐電影院等別人放給你看,是點了電影快餐。

如果彷彿買菜,從電影中選好多東西帶回家精煮,攪拌出一鍋自己的麻辣燙 、拉平一切,那就對頭了,

我看著辦地撈一些,有時倒胃口,就不一定撈了!決不接受剪接師的現成粘貼。

哪怕看藝術片,也只是取方便麵的調料包熬自己的菜湯。

過去寫電影評論,都說導演對電影的拿捏怎麼樣,給人總體感覺如何,情節還缺什麼,說電影被導演搞壞了。

文藝家的電影評論必然撞牆,居然對夢-太奇的現成品當了真!

都不知道那只是導演阿毛自以為是地把自己的一些夢太奇片斷拌的沙拉,裡面有他的飽嗝,白給我我都嫌髒!

導演搞不壞我的電影的,而是來給觀眾打下手、提供材料的,哪怕李安也是給我打荷尖的!

電影是我自己去放的,我不是木頭人,在影院等你把我當屏幕放。

我都可以向製片公司預訂我做夢-太奇所需的材料,像買淨菜。

比如《你的名字》,我其實只想要訂購第 50~80 分鐘那部分,出 1/3 票價就可以了,前面半小時差得我是硬按自己在座位上的,應該賠償我的時間!

要求更高的話,電影不光是看故事和影像,還應看得很政治。

美學家朗西埃(Ranciere)要求我們去電影院接過導演投身的電影式政治鬥爭,把劇組在鬥爭中拍攝這一政治行動搬演到火熱的現實政治,不讓電影成為封閉的敘述和凝固的文本。

電影本是商品,被我們一看,就成政治鬥爭的助劑了。

總之,我們在影院看的,都是工業電影原料。

商業片、文藝片與藝術片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商業片,意向和功能先就不純潔了;又說這是藝術片,是認真的。

其實,藝術片、實驗片與商業片,內容上完全無差別。

有意圖的差異,導演格外想拍成藝術片?但也是用差不多的材料粘貼的!

藝術片也可以當商業片處理,倒過來也行!有些導演硬裝著拍藝術片,可惡!

還有一個誤區,就是紀錄片和故事片的差異。

那差異是對導演而言的,我們觀眾管它作甚?

如朗西埃所說,紀錄片與故事片一樣搭景,像搞封建迷信,要在鏡頭裡營造一點點東西。

故事片其實完全是紀錄片,記下了導演拍時搭的景和表演過程的蛛絲馬跡;

觀眾是破案,或橫加干涉來的。

拍紀錄片,也是在用鏡頭、場景來虛構。

觀眾看導演怎麼處理手裡的材料,就等著一會兒到網上好好修理一番你導演呢!

你的名字,那到底是啥子呢?我們用它呼喚出了什麼?

它本身是無源之源、一塊空地,卻向我們打開了一個世界?

你的名字背後,原來另有一番天地,是一個開放的黑洞?

你的名字,是你的領養(adoption)?

也是你的跨個人化(transindividuation,西蒙東語)?

也是你的電影,號召我們給你跑龍套?

也是你的夢?

也是你的你,你演出的你?

也是你生產出的你。是你的許多個“你”中的某個枝條一樣的“你”的名稱?

是你?

動畫信息

你的名字。
中文名:你的名字。
原 名:君の名は。
又 名:你的名字 / 君之名 / Your Name / Kimi no na wa.
首 播:2016-12-02(中國大陸) / 2016-08-26(日本)
IMDb:tt531151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